「贏」不在成績 學會欣賞孩子的努力

    面對環境急速變化,競爭變得越來越激烈,不少家長都漸漸把孩子的起跑線越推越前,希望早日青出於藍,到底這種心態會帶來哪些影響?父母又應如何教導孩子?

    分數低 = 人生失敗組?

    香港社會競爭激烈,遍地彌漫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概念,家長看見別的孩子好像閲歷豐富,就巴不得要讓子女勝過他們,從未出生開始已經安排好學前班、面試訓練、各種興趣班等等,希望把孩子塑造成「贏家」。

    這種羊群心理雖始於父母,但孩子在大人引導下也會自然地產生互相比拼的想法,認為分數的匱乏(能力欠佳)就會步向一事無成的深淵。可是,失敗就等於負面嗎?分數高低又是否能定斷一個人的價值?

    「失敗乃成功之母」是從小已被教育的名言,但隨著成長,我們反而更渴望成功,難以相信失敗能迎來好結果。事實上,失敗是不可避免的一課,它是累積經驗、磨練意志的基石,孩子願意付出努力、迎難而上已經是成功的一部分。每個人成長快慢不一,與其一味比較,倒不如給予孩子空間自由發揮,這樣才會有動力前進。

    贏在起跑線上的代價

    當孩子仍在牙牙學語之際,許多家長早已計劃好未來每月的時間表:幼兒要上playgroup為入讀幼稚園做準備;小學生下課後則要補習、操練試卷,周末就要精練琴棋書畫務求升上名校……然而,這張規律妥當的時間表卻絲毫沒有休息或親子活動的蹤跡。

    孩子每天疲於奔走不僅影響發育,面對父母的過分緊張更會增加心理壓力。根據城大正向教育研究室的一項調查(2024),近三成的小學生認為他們有中等程度或以上的抑鬱、焦慮及壓力水平;近五成的中學生則有達至嚴重程度的水平,可見學業與生活上的挑戰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深遠。

    近年學生自殺事件接連發生,其中不堪學業的佔多數。孩子壓力水平固然值得關注,家長在工作以外仍要為子女操心亦同樣疲憊;在雙方都心力交瘁下,結果究竟是「贏」在起跑線還是「輸」在起跑線?

    從奧運反思教養模式

    全球矚目的巴黎奧運已完滿結束,獎牌無疑值得鼓掌稱讚,但不論有牌與否,每位運動員都同樣經歷了無數個難關。就如獲得兩面自由泳銅牌的何詩蓓所言:「獎牌與否,最重要是知道自己付出了最大的努力。」揠苗助長往往適得其反,孩子的童年本應是釋放潛能的時間,父母要做的並非盲目地跟風,而是好好看看孩子身上的優缺點,適度提供協助,並告訴他不必盡善盡美,只管堅持到底、量力而為。

    家長要明白,孩子終究是獨立個體,會有自己一套「成功法則」,高山低谷都會成為他成長的養分。奧運賽場上有癌症康復者、有被傷患困擾的選手,亦有以60歲高齡依然熱愛著運動的人,他們都堅持下來突破自己,「只要努力過、奮鬥過,都是勝利者」是兵乓選手倪夏蓮的寄語,放手讓孩子探索,陪伴他品嘗挫折或許就是成功的關鍵啊!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