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乳通乳中醫有妙法 食療穴位按摩改善問題

不少初產媽媽都會選擇餵哺母乳,希望可為子女提供最天然的營養和免疫抗體,但卻常因不夠奶水或「塞奶」等問題而深受困擾,對新手媽媽們造成極大之精神壓力,而中醫則可通過食療和穴位按壓等方法幫助媽媽改善乳汁不足或不通的問題。

撰文 / 李思樺醫師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榮譽學士、現於香港防癆會-香港大學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南區)任職中醫師)
整理 / 編輯部

中醫看產後缺乳

中醫認為,乳汁為脾胃氣血轉化而成,氣血不足則會導致乳汁量少,而乳汁分泌通暢則有賴肝氣疏泄與調節。部分母親因先天體質比較虛弱,或因生產過程中耗氣傷血,亦有母親在產後休息或飲食營養不足,而致乳汁生化無源。因氣血虧虛而奶水不足的媽媽乳房觸之柔軟而沒有脹痛,或只能擠出點滴乳汁,乳汁的質地亦比較清稀。

「塞奶」的成因

有些媽媽實則乳汁充足,卻因經絡和乳汁運行不通暢而無法上奶。中醫認為乳房屬肝經,肝主疏泄,與人的情志有關,如媽媽產後思慮過多或情緒抑鬱,則會導致肝氣鬱滯,令乳絡不通,繼而阻礙氣血及乳汁的運行,乳汁積滯不能排出形成「塞奶」。此時媽媽的乳房觸之脹滿而痛,擠之則乳汁難出,質地亦較濃稠,甚至會因乳腺發炎而帶有黃色分泌物。

增乳通乳食療

中醫可透過補益脾胃、益氣養血促進母乳分泌,亦可用疏肝理氣,利水清熱之法幫助保持乳汁運行通暢。

1. 青木瓜花生豬?

【材料】:青木瓜(切小塊)1碗、花生(連皮)15g、無花果3粒、麥冬15g、淮山15g、通草3g、陳皮1片、紅棗(去核)5粒、生薑5片

【做法】:花生浸泡1-2小時,將水倒走;青木瓜去皮切小塊;全部材料用8碗水煮1.5-2小時成4碗即可連湯料食用。

【功效】:滋陰補血、益氣通乳

2. 栗子蕃薯糖水

【材料】:栗子10-15粒、蕃薯2個、生薑5片、紅糖適量

【做法】:先將栗子加水大火煮沸後轉中小火煮15分鐘,撈起趁熱剝殼;蕃薯去皮切小塊;全部材料用適量水煮20-30分鐘至蕃薯熟透,最後加入紅糖調味即可食用。

【功效】:滋補肝腎、健脾增乳

穴位按壓助通乳

對於缺乳或乳汁不通的媽媽,可於每次餵哺前後配合穴位按摩,使氣血流暢,疏肝解鬱,可幫助增加奶量。以下3個穴位每日可按3至4次,每個穴位按約3至5分鐘。

1. 膻中穴

【位置】:胸部兩乳頭連線的正中位置
【效用】:寬胸理氣,疏通經絡

2. 乳根穴

【位置】:乳頭正下方,乳房根部當第5肋間隙處
【效用】:疏通乳絡,行氣活血

3. 太沖穴

【位置】:足背第1、2蹠骨間之凹陷處
【效用】:疏肝解鬱,調暢氣血

最後,媽媽產後要儘量充分休息,注意均衡飲食,保持心情舒暢,謹記母乳餵哺是自然和美好的過程,不應該與其他媽媽比較奶量多寡而成為壓力的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