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教孩子理財這回事,不少家長都會有疑問,例如「孩子暫未有自己用錢的需要,不用開始學理財吧!」、「太早教孩子金錢概念會否令他們變得功利及物質主義,影響他們的價值觀?」、「理財就留給老師去教吧!」……究竟家長應與孩子「講錢」嗎?

整理、圖片/編輯部(部分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專家/陳玉麗 (投資者及理財教育委員會傳訊及教育資源主管)

孩子也會接觸金錢

投資者及理財教育委員會(投委會)傳訊及教育資源主管陳玉麗認為理財是人人都要有的生活技能。尤其是小朋友,他們是一張白紙,父母更需要從小教導他們正確的金錢及價值觀。事實上,金錢是孩子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接觸的東西,她舉例說:「孩子與父母到超級市場買東西、見到父母從銀行櫃員機『撳機』拿到錢,或『嘟卡』坐巴士等等都是與金錢有關,但是他們卻未必不了解錢的真正來源,是父母辛勞工作所得,也未必明白要珍惜用錢,以為長花長有。」

愈早教理財愈好

至於在甚麼時候開始教孩子理財,陳玉麗) 認為並無特定歲數,不過俗語有云:「三歲定八十」,愈早開始當然愈好。不少研究亦曾指出,愈早培養小朋友正確的理財行為及態度,對他們日後的成長具有正面的影響。

陳玉麗表示,「一般來說,即使小朋友小至3、4歲,只要他們開始對金錢有興趣,父母便可以教他們認識金錢。要讓孩子明白金錢可以滿足生活需要,但錢亦非萬能,再循序漸進培養他們建立良好的理財習慣。」

從日常生活入手

講到教小朋友理財,投委會相信「理財就在生活中」。無論是幾歲的小朋友,陳玉麗都建議父母利用日常生活的不同機會及細節入手,按小朋友的興趣及理解力,與他們邊玩邊學金錢及理財概念,並鼓勵小朋友做出良好的理財行為。

例如,4至6歲的幼稚園小朋友對金錢的理解仍然模糊,可能以為兩個兩元硬幣比一個五元硬幣更多錢,體積較細的東西會較體積較大的便宜,去超市見到喜歡的物品可隨手拿回家等。父母可先教導小朋友明白物品的價值,例如帶他們去超市或街市購物,看看不同物品的價錢,掌握平貴的分別。至於年紀較大的小朋友,可讓他們按預算購物,藉此學習使用不同的硬幣及紙幣,簡單計算金額及找續等。

家長可以利用坊間的教材例如投委會錢家有道的免費遊戲活動工作紙,配合孩子的年齡和需要,教導他們基礎的理財概念,包括按預算購物、記錄開支、分別需要及想要,以及計算金錢和找續等,家長也可按情況自行調節及豐富內容,或配合其他活動,讓孩子可邊玩邊學理財。

理財讓孩子一生受用

父母總希望將最好的給子女,為他們的將來好好安排,但卻不可能一生照顧子女。理財可以幫子女建立一套正確的金錢及價值觀,學懂計劃自己的未來,去做負責任的理財決定,這才是父母給子女最寶貴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