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乖,媽媽就不愛你 有條件的愛令孩子在不安中成長

    依附理論在親子關係的議題上是一個重要的話題。它由精神病學家John Bowlby提出,而理論的重要原則是幼兒時期與至少一名主要照顧者發展親近的依附關係。這個關係是否能讓孩子有足夠安全感,為孩子的人格塑造奠定基礎。

    撰文/編輯部

    3種依附型態

    John Bowlby的學生Mary Ainsworth就做了一個著名的實驗,證實了3個不同類型依附關係。在實驗中觀察的是大約一歲的幼兒,他們的媽媽會安排離開幼兒一段短時間,由陌生人照顧,然後媽媽再次回到孩子身邊,從孩子的反應發現,幼兒會發展出不同的依附型態:

    1. 安全依附型:媽媽離開後,會產生正常程度的不安;媽媽回來後,會從媽媽物上獲取安撫,並繼續在空間探索。

    2. 焦慮型依附:媽媽離開後,會產生強烈程度的不安;媽媽回來後,一方面會想從媽媽物上獲取安撫,一方面又會做出拒絕媽媽的行為,如拳打腳踢、咬人等。

    3. 逃避型依附:媽媽離開後,會尋找媽媽;媽媽回來後,孩子對媽媽的安撫無反應,甚至會逃避。

    不安依附關係 由父母有條件的愛開始

    上述的依附型態的焦慮型依附和逃避型依附都是不安依附關係,通常是在幼兒時期,提出的需求被照顧者刻意拒絕和忽視,例如父母經常說「你乖媽媽才會愛你」、「你不好好吃飯,媽媽就不要你」,這種有條件的愛迫使孩子不能依賴父母,對分離有焦慮,有父母可能認為這樣便成功令孩子獨立自主,但也許會導致日後也可能難以與他人建立親密關係,變成「恐怖情人」。

    要令孩子訓練獨立,不是要拒絕孩子提出的安全需求,而是令孩子知道他們遭到困難和不安時,父母會在他們身邊保護他們,提供安全感,作為他們的安全避風港,讓他們更有自信繼續探索人生。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