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內發生欺凌事件並不是罕見的事,原來孩子是不是屬於欺凌高危一族「有樣睇」?易被欺負的孩子身上存在著一種「容易被欺負特質」。
撰文/編輯部
容易被欺負特質
家長都會怕孩子學校遇到人際關係的困難,更怕被別的同學欺負。讓孩子成為被欺侮的低風險群組,也是遠離欺凌的好方法。首先我們必須先了解,擁有哪些特質的孩子容易被欺負。
- 內向、膽怯、害羞
說話不會大聲叫喊,也很少進行較大的肢體動作,給人感覺比較文靜。
- 言語表達較弱
表達意思不清楚,意思容易被誤解,或者說話吞吞吐吐的孩子。
- 反應不夠敏銳
孩子對分辨其他人的態度和意圖不夠敏感,甚至根本不知道自己被欺負。
- 缺乏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
總是只會說「我要去告訴老師」,卻沒有立即,用自己的方法應對事件。
- 個性柔弱
被欺負時不能給予堅定的拒絕。
看完以上的特質後,不是要父母把孩子教育成粗魯、喜歡動手動腳,或是對別人的行為保持負面思考,而是在了解這些之後,我們要如何教導孩子遠離被欺負的困擾呢?
遠離被欺負的特質
- 勇敢
勇敢是建立在「自信」的基礎上,孩子要對自己不受別人欺壓、能夠妥善處理問題等方面有自信,也要勇於面對困境不逃避。
- 獨立
如果孩子能夠獨立解決問題,那些喜愛欺負的人便不會那麼容易找麻煩。平時孩子遇到問題時,家長在孩子安全的情況下,可以先觀察幾分鐘,讓孩子先自行處理和解決問題,教孩子如果自己有能力處理就不需要他人直接幫孩子處理。
- 教孩子判斷是否被欺負
家長需要教導孩子如何與比較粗魯的同學做朋友,以及保護自己的方法,適時保持距離以維護自身安全,並能夠勇敢、大聲地拒絕傷害。如果對方仍有空間與子女和睦相處,對方也能改善,就仍然還是好朋友。
- 訓練表達能力
平時訓練孩子以下這些話,並能「口齒清晰、大聲」表達「你走開!」、「不要再打我了!好討厭!」、「我喜歡跟你玩,但不喜歡你打我!」、「放下!不要拿我的東西!」
孩子都是父母掌上明珠,平時除了教孩子如何保護自己、拒絕傷害之外,父母也不要經常做出欺負孩子的管教行為,以免孩子有樣學,成為欺負者。希望每位孩子都能在父母妥善的教育下自信勇敢,懂得溫柔體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