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洗手 剪指甲 跟病菌講bye bye!

    1-2歲的孩子正值感官發展的時期,他們帶著無限的好奇心,總是喜歡東摸摸、西碰碰地不停探索。然而,當雙手接觸外界環境的機會越多,感染病毒和細菌的機會也越高。培養孩子正確洗手的習慣及定期剪指甲,是日常生活中最簡單、最有效的疾病防護措施。

    整理/編輯部

    專家審校/張傑(兒科專科醫生)

    資料來源/ 智養寶「巧虎」教材寶寶版(1-2歲)《父母手冊》

    洗手好處多

    世界衛生組織﹙WHO﹚曾發表一份研究報告指出,用適當的洗手方法,養成良好洗手的習慣,可以減少兒童患腹瀉等疾病達53%。除了腹瀉外,洗手也能有效預防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呼吸道感染、腦膜炎等疾病。因此,進食前、如廁後、接觸口、鼻及眼睛前、碰了骯髒東西後和外出回家後都需要洗手,這樣能夠大大減低病毒入侵身體的機會,以及防止疾病在社區傳播。

    洗手習慣由家長做起

    這階段的孩子愛模仿爸媽的行為,爸媽可以擔任引領的角色,讓小朋友了解洗手的正確方式,將洗手成為生活的一部分。例如:爸媽回家後前往洗手間洗手時,可以大聲說︰「我剛剛外出,回到家要馬上洗手。」令小朋友明白洗手是指定動作。當知道小朋友懂得自動自覺洗手後,可以多稱讚孩子,讓他們明白自己在做一種正確的行為,養成勤洗手的習慣。

    正確清潔雙手

    正確地洗手是最有效去除細菌的方法,但洗手並不是簡單地在水龍頭下沖沖而已。家長需要選用適合的洗手液及教導孩子正確清潔雙手的步驟。

    請家長首先為孩子挑選不含酒精,成分天然健康的洗手液。其次是選擇PH值呈弱酸性,配方溫和不刺激,最好還要含有滋潤成分的洗手液,在清潔殺菌的同時還能滋潤孩子嬌嫩的皮膚。

    洗手的五部曲     

    洗:用水洗濕雙手

    搓:加入梘液,揉搓雙手最少20秒﹙手掌à手背à指隙à指背à指尖à指甲à手腕﹚

    沖:用清水將雙手沖洗乾淨

    潔:用手捧清水將水龍頭沖洗潔淨,再關閉水龍頭

    抹:用柔軟乾淨的毛巾把手抹乾

    孩子洗完手後可能會習慣把手亂晃,潑到別人,請家長多提醒他們千萬不要這樣做啊!

    沒有水怎樣洗手?

    有時在街上不能隨時隨地用梘液洗手,爸爸媽媽可以攜帶消毒濕紙巾或免洗搓手液,以備不時之需,讓孩子經常保持雙手整潔。但家長千萬不要過分依賴消毒濕紙巾或酒精搓手液為雙手消毒,因過度使用會令皮膚流失水分,引致皮膚敏感之外,也會令小朋友產生不用洗手的錯誤觀念。

    剪指甲注意事項

    長指甲容易藏污垢,細菌也會隱藏在裡面,如果寶寶用長指甲抓癢,細嫩的皮膚就很容易被抓破,而指甲裡的細菌就會通過破損的皮膚進入身體裡面。加上寶寶的指甲長得特別快,所以每個星期都要為寶寶剪一至兩次。剪指甲時,有以下幾點需要注意:

    1      挑選合適的時機

    洗澡後的指甲是最軟最容易剪的,如果寶寶比較配合,可以選擇在他洗澡後剪指甲。但如果寶寶鬧騰、不配合,強行剪指甲可能誤傷寶寶。因此選擇寶寶安靜的時候,比如睡覺時修剪,這樣既方便也更安全。

    2      握手方式

    把寶寶的手指盡量分開,用拇指和食指捉著寶寶的其中一隻手指,然後五隻手指輪流著剪,並小心不要剪到寶寶手指其他部分。這樣即使寶寶反抗,也比較容易控制。

    3      避免「嵌甲」

    請不要將指甲剪成圓弧形,應盡量剪成長方形,要注意指甲兩邊的角位不能修剪太深,不然新長出來的指甲容易嵌到軟組織內,成為「嵌甲」。嵌甲會損傷指甲周圍的皮膚,引發各種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