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奶癬如何治療?護理寶寶皮膚四大招

    奶癬是一種十分常見的皮膚病,常讓父母感到困惑與擔憂。本文專家將幫助你了解奶癬的症狀、原因以及如何有效護理寶寶的肌膚。

    整理/編輯部

    撰文/蔡禧龍 (香港防癆會–香港大學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 (南區)註冊中醫師)

    甚麼是奶癬?

    奶癬,別名嬰兒濕疹或特應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主要發生在嬰兒和幼兒身上的皮膚病。它通常於嬰兒出生後幾個月至1年內出現,以出生2個月以後為多,表現為臉頰部騷癢性紅斑,繼而出現針尖大小的丘疹,丘皰疹。儘管奶癬在幼兒期較為常見,但它也可能持續到成年。

    奶癬的病因

    奶癬的確切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但研究表明遺傳因素、環境因素以及免疫系統異常反應都可能在其發病起到重要作用。以下是一些可能原因:

    1. 遺傳因素:如果父母或家族成員有濕疹、哮喘或過敏性鼻炎等過敏性疾病,孩子患奶癬的風險會增加。
    2. 免疫系統異常:奶癬患者的免疫系統對環境中的某些物質(如食物、花粉、動物皮屑等)反應過度,導致皮膚炎症。
    3. 皮膚屏障功能障礙:奶癬患者的皮膚屏障功能較弱,容易失去水分和受到外界刺激物的侵害。
    4. 環境因素:乾燥的氣候、溫度變化、空氣污染等環境因素也可能誘發或加重奶癬。

    奶癬的症狀

    奶癬的症狀因人而異,常見症狀包括:

    1. 皮膚紅腫:受影響的皮膚區域會變紅、腫脹。
    2. 瘙癢:奶癬通常伴有強烈的瘙癢感,嬰兒常常會抓撓患處,導致皮膚破損和感染。
    3. 乾燥和脫屑:受影響的皮膚可能變得乾燥、粗糙,並出現脫屑現象。
    4. 滲出和結痂:嚴重的奶癬可能會導致皮膚滲出液體,形成結痂。

    奶癬的症狀通常在面部、頭皮、頸部、手肘、膝蓋等部位出現,但也可能擴展到身體的其他部位。

    奶癬的診斷

    奶癬的診斷主要基於病史和臨床表現。醫生會詢問家族過敏史、症狀的發生和變化情況,並進行體格檢查。通常不需要進行特殊的實驗室檢查,但在某些情況下,醫生可能會進行皮膚測試或血液檢查以排除其他疾病或確定過敏原。

    奶癬的治療

    奶癬無法完全根治,但通過適當的護理和治療可以控制症狀,減輕不適的症狀。常見的治療方法包括:

    1. 保濕:保持皮膚濕潤是治療奶癬的關鍵。使用無香料的保濕霜或乳液,尤其是在洗澡後立即使用,可以幫助鎖住皮膚的水分。
    2. 藥物治療:醫師會依據患兒的症狀結合四診,進行辨證論治,處方適合的中藥予其內服或外用,切勿自行購買來歷不明的中成藥或中草藥服用。
    3. 避免誘發因素:識別並避免可能誘發或加重奶癬的因素,如某些食物、寵物、塵蟎等。
    4. 適當洗澡:使用溫水和溫和的無香料洗浴產品,避免長時間洗澡和使用熱水,以防止皮膚過度乾燥。

    奶癬是一種常見的嬰兒皮膚病,儘管無法完全治癒,但通過適當的護理和治療可以有效控制症狀,減輕不適。家長應密切關注孩子的皮膚狀況,並在必要時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