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喜歡吃飯?(下)──中醫看爸爸媽媽可以做的方法

    在中醫治療方面,根據小兒脾胃受損的不同種類和程度大致分為3個證型,分別為脾運失健、胃陰不足、脾胃氣虛。如不想經常帶孩子去看醫生,日常生活中,家長應該多花點心思,幫孩子培養良好飲食習慣,定時進食,避免經常食用加工、煎炸、甜膩的食品。家長也可以帶孩子多跑動,消耗熱量,令他們有肚餓的感覺,有進食的欲望。

    整理/編輯部

    撰文/鄒瓊玉註冊中醫師 (香港防癆會香港大學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灣仔區))

    食療、小兒推拿

    在中醫角度考慮,還可以從食療、小兒推拿入手:

    1.食療

    爸爸媽媽看到孩子不喜歡進食,往往會想著買甚麼營養補充品。其實從日常生活的飲食當中吸收到足夠的營養才是最為理想。偶爾可以煲山藥小米粥日常食用,做法簡單,不論大人小孩都很適合,健脾開胃。

    食材:

    山藥(即淮山)50克、小米50克、水1公升、糖/鹽適量

    做法:
    1. 把小米洗淨,浸泡30分鐘
    2. 把山藥洗淨、剝皮、切成小塊
    3. 鍋中加約1公升水煮沸
    4. 放入小米煮5分鐘
    5. 放入山藥一起煮,大火煮5分鐘後調為小火,再煮15分鐘
    6. 可按口味放入糖/鹽調味
    7. 可按口味加上其他新鮮食材,如喜歡甜粥可加點南瓜、喜歡鹹粥可加點瘦肉同煮

    2.小兒推拿

    小兒推拿是以特定手法,在小兒體表部位施行特定的推拿手法,以達到預防、保健及治療作用。而小兒推拿實行不難,對於緩解厭食也有不錯的功效,家長也能在家中每天幫孩子進行小兒推拿,同時又能促進親子關係。

    i. 補脾經
    作用:

    健脾胃,補氣血

    直推法:

    將孩子拇指屈曲,循著拇指橈側緣向指根

    旋推法:

    用拇指輕附於孩子拇指羅紋面(即指紋面)上,做順時鐘方向的環旋移動。約2分鐘(100-500次),動作輕快連續

    ii. 揉板門

    作用:

    健脾和胃,消食化滯

    做法:

    拇指指端揉孩子的大魚際中部約2分鐘(100-300次)

    iii. 揉穴位

    穴位定位:中脘

    作用:

    消食和胃

    定位:

    肚臍直上4寸(約孩子一手掌寬度)

    iii. 穴位定位:足三里

    作用:

    健脾和胃

    定位:

    外側膝眼下3寸(約孩子四手指的寬度),脛脊外側約一橫指處;用指端揉20-50次

    iv. 捏脊
    做法:
    1. 孩子俯臥
    2. 家長兩手半握拳,兩食指抵於背脊之上
    3. 兩手拇指伸向食指前方,全力夾住肌肉提起
    4. 食指向前,拇指再伸向食指前方,作翻卷動作,兩手同時向前移動
    5. 自長強穴起,捏至大椎穴止
    6. 反覆3-5次,每日1次,6天為1個療程

    上述食療及推拿手法僅作參考,具體情況如有需要應諮詢專業中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