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心裡苦但不會說 年紀小小可能已有壓力創傷

    嬰兒至幼兒期的小朋友未懂得用言語表達感受,但原來有一半以上都可能遭遇過重大壓力事件,並已留下長期身心創傷。美國麻州的臨床社工Megan Tavares指,身體或情緒暴力、社區暴力、被忽略、不良親子關係或父母吸毒等景象及其引生的恐懼情感,甚至是母親於懷胎期間的酗酒行為,都足以為幼兒的身心理及行為模式留下烙印,影響深遠。有見及此,Tavares提出了「創傷知情照護」供爸爸媽媽們參考。

    創傷知情照護

    「創傷知情照護」目標讓小朋友從小建立對創傷的理解,以事例了解當中的感覺和感受及尋求幫助的方式,就好像打預防針一樣。但當然家長要面對的困難就在於,要如何察覺到孩子正在遇到、或曾經遭遇重大壓力或創傷,需要大人的幫助。對於幼兒期的孩子來說,他們也慢慢開始有言語表達能力,可以回憶及描述事件;對於嬰兒期的孩子來說,他們可能面對傷害,卻難以言傳。

    Tavares與《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作者Bessel van der Kol的研究,就指出了當小朋友不表達,家長如何辨識小朋友有沒有遇到創傷。其中一個例子便是,即使小朋友忘記了傷痛,但仍有可能將這些記憶儲存在肌肉裡,令身體再次面對類似情況時會變得敏感,從而做出戰鬥、逃跑、或是身體僵硬等反應。

    放鬆孩子的身心

    當發現小朋友有這些情況,父母應盡量保持小朋友規律的生活習慣,多做一些能夠舒緩孩子身心的活動如散步、做瑜珈等。此外,家長也可以幫孩子安排多一點體力活動,如做家務、做運動等,以大量的肢體活動平靜心情,讓他們保持心境開朗和平靜。而且,孩子也非常需要安全感,在他們面對困難時刻,家長可以隨時張開雙臂將孩子抱入懷裡,助孩子重回正常軌道。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