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新手父母 從肚子裡就要開始教育? 孕...

從肚子裡就要開始教育? 孕期胎教大解構!

自古以來,關於「胎教」總是眾說紛紜,不論胎教的形式、意義及研究總是存在不少爭議。儘管如此,坊間的胎教用品層出不窮,各式音樂產品、對話機、耳筒等等,到底胎兒真的能接收到這些訊息嗎?胎教又是否能幫助促進寶寶的發育成長嗎?哪種胎教形式又比較有效呢?

撰文/Mandy Tsang

甚麼是胎教?

胎教是指在胎兒零歲之前的教育,例如孕媽咪和胎兒談話、講故事、聽音樂等,而孕媽咪由懷胎開始的一切言行舉止、情緒亦被視為胎教的一部分,影響胎兒未來的發展。在中國,胎教是一種文化、宗教的經驗累積。中國古藉《列女傳》中曾經記載:「婦女如果懷孕則眼不見邪淫之色,耳不聽淫穢之聲,夜晚朗讀詩經,學習正義之事,如此一來,才能生出行為端正、才智過人的小孩」,反映胎教可謂在傳統文化中一直傳承。在醫學角度上,胎教主要為教導孕媽咪避免接觸對寶寶造成不良影響的事物,同時保持身心放鬆,以幫助寶寶成長發育。

胎教該怎樣做?8大新手入門方法!

常見的胎教方法種類繁多,媽媽可隨自己的喜好和身體狀況,選擇與寶寶進行互動的方式。無論以哪種方式進行胎教,目的皆是以提升孕媽咪的身心健康為主。

音樂胎教

主要透過旋律、節奏來刺激胎兒的神經系統和聽覺器官。支持音樂胎教的人相信,無論播放輕柔的音樂,或爸媽唱歌給胎兒聽,皆對胎兒的感官有正面影響。市面上的胎教音樂主要以古典音樂為主,然而音樂的類型廣泛,媽媽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音樂,以免強迫自己從而令心情受影響,效果適得其反。

語言胎教

懷孕期間,孕媽咪的生活重心想必幾乎全放在寶寶身上,媽媽不妨將自己的所思所想、生活趣事以說話和寶寶分享,不論寶寶能否接收或理解,對話也能促進親子之間的連結,讓關係更為親密。談話的內容沒有指引,媽媽可以隨意能生活發生的一切事與寶寶分享,傳遞輕鬆、愉快的心情。

撫摸胎教

顧名思義是輕撫肚子,支持者主張透過簡單的撫摸技巧,能讓寶寶感受到父母的關愛,促進爸媽與胎兒之間的親密連結,加深親子關係。同時亦能刺激寶寶的觸感發展,加速大腦發育。然而有醫生提醒,撫摸不當、用力過度可能會引起子宮收縮,力度的控制適當與否較難拿捏,因此情況不穩定、高危險族群的孕媽咪不適合作撫摸胎教。

運動胎教

孕婦在身體許可的情況下進行合適的運動,除了對自身健康有益外,亦能促進身體血液循環,增加胎盤的供血,有利於胎兒的健康發育。此外,運動會消減相應的體力和能量,因此有助增進孕媽咪的食慾;適當的鍛鍊有助增加孕媽咪的肌肉力量,幫助日後安全順利地分娩。

情緒胎教

主要通過對孕婦的情緒進行調節,同時令孕媽咪和寶寶身心放鬆。情緒胎教主張如果孕媽咪心情好,情緒穩定及想法正面的話,這些情緒能對腹中寶寶產生影響,促進其成長及發育。相反,假如孕媽咪經常煩躁不安,想法負面及壓力大的話,有機會導致血壓上升,甚至影響胎兒的血液循環。

營養胎教

主張孕媽咪透過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補充多元且充足的營養及注重食物安全等方式,為寶寶的發育提供良好的營養基礎。針對寶寶不同的發展階段,孕媽咪在不同孕期間需要攝取的營養素均有所不同,在均衡的飲食配搭中補充營養補充,自然能令媽媽和寶寶的身體更健康。

光照胎教

據說利用手電筒照射孕媽咪的肚皮,能為胎兒提供光照刺激,能促進其視網膜細胞功能的發育。然而有醫生提醒,手電筒的強光有機會傷害寶寶脆弱的視網膜,因此應把電筒調成弱光,每次的照射時間亦不能太長。另外,孕媽咪也可以在日間時間外出散步,利用日曬的光源或間接的光和溫度刺激寶寶,有助寶寶感受和分辨日夜的差異。

藝術胎教

進行藝術創作如繪畫、做手工等是常見的藝術胎教活動。此外,孕媽咪亦可以選擇參觀博物館、藝術展覽等,藉由欣賞藝術作品,讓心情得以平和安寧。觀賞展覽時,藝術胎教也鼓勵媽媽將所見所聞與腹中寶寶分享,增加媽媽與孩子之間的交流。

*僅供參考,如有疑問請先向專業人士查詢。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