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年到現在,孩子突然多了一個悠長假期,但有別於暑假可以四出遊玩,停課期間,大部分時間我們都只能在家困獸鬥。就以我家5歲的豬豬為例,不只活動作息時間變得隨意,連精神、情緒都好像有點散亂,有時更因苦悶而多了鬧情緒。距離復課只剩下不足一個星期,我們可以怎樣為他們做好準備,讓孩子可以順利適應呢?

整理、圖片/ 編輯部
撰文/ 何欣容 (香港心理學會註冊臨床心理學家 )

 

1.家長先覺察自身期望

可想像孩子停課這麼久之後復課,就有如我們去了長途旅遊後回到工作那樣,難免有點「假期後症候群」,例如不願起床、上課時有點遊魂、難以跟從老師指示、回家不願做家課等等。這些行為在適應期都是可以被理解的,不少老師都提及復課頭兩星期都預備要替孩子重新適應校園生活。所以,家長也可以先在腦海預計一下自己的孩子復課時會有甚麼地方特別需要適應的呢?例如慢熱的孩子需要時間重投社交活動,好動的孩子需要再次慢慢習慣坐定定聽故事等。所以家長在忙著替孩子做好復課準備時,也不要忘記為自己做好「心理準備」,並定下合理期望。就算真的出現情況時,也能以平靜的心回應孩子的需要。

2. 調整作息時間

不少孩子在停課期間都習慣了晚睡了,家長要把握機會在這星期開始慢慢調整他們的作息時間。可以先看孩子比平常上課日子遲睡了多少時間,再除以剩下的日子,每天早一點上床睡覺(如遲了1小時,剩下4日就每天早15分鐘上床),讓他循序漸進地適應。當然,他有可能會在床上眼光光的,或是會想起床玩耍。這時候,就需要家人的配合,例如將全屋的燈關上「假裝」睡覺,讓孩子睡著後才繼續活動。否則,孩子會因為見家人未睡而想起身,這樣便會變得更難以進睡。至於起身時間,可以定在上課日子要起床的時間起床,就算孩子因晚睡而不願起床,也盡量喚醒他,以便造成晚起晚睡的「惡性循環」。

3.聆聽孩子心聲

對於復課的看法,大概每個孩子也不一樣。像我家的豬豬,在家悶得發毛,現在十分期待重返校園。有些孩子則十分享受宅在家,不太想回到校園。無論是哪種情緒,都是自然的,可以接受的。當然,我們問幼兒對於復課的看法,未免太過抽象。我們可以跟孩子回顧以往校園生活的照片或美勞作品,讓他回憶上學的喜與憂。透過這個過程讓他抒發對於這段時間留在家中學習和即將回到校園這些轉變的感覺。若孩子表達了擔憂,如忘了學校的一些規則(功課、手冊放哪兒,如何排隊去不同課室上課等),家長可以表示明白和肯定任何適應或擔心乃人之常情,同時表示您會願意協助他。有時候,孩子未必是害怕做不到這件事本身,而是害怕做不到所帶來的後果,如批評或責備等。

4. 防疫措施

筆者是兩名幼兒的家長,對復課的感覺其實既喜亦憂,喜的是終於可以回復學習,不用終日在家困獸鬥;憂的是擔心孩子會揉眼睛等,而且無法長時間戴著口罩,在校園裡跟同學親密接觸,實在害怕孩子會染病。

坦白說,這些情況是很難避免的,除了有賴老師勤替孩子們消毒雙手外,家長也可運用創意讓孩子更樂意遵守一些衛生守則,如為他預備一些可愛的啫啫搓手液或泡泡,提醒他經常清潔雙手,又可以實行奬勵計劃,鼓勵他到家前都別除下口罩。當然他們很難百分百跟從,但從個人經驗,一些好玩的方法比嚴厲教導或威嚇更能有效鼓勵孩子跟從。另外,家長可主動向學校查詢校園內的有關防疫的措施,例如座位、茶點、如廁的安排等。一方面可以令自己放心一點,另一方面也可讓孩子事前知道這些以前上學沒有的改變,有助他們適應和跟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