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用餐喜樂 自小培養餐桌習慣

進食是人類吸收營養,維持生命的主要方法。9-11個月的寶寶已能開始接觸更多固體食物,某部分已能夠自行進食,只是常常難以專注或不願意吃飯,甚至是偏食。有沒有想過讓寶寶享受箇中快樂,自然愛上用餐呢?

撰文/編輯部

專家審校/劉沛淇 (課程創建及心理學導師)

從小養成飲食喜好

當寶寶開始能吃更多食物,正是父母讓他嘗試各種類型食物的好機會。孩子一般於2歲左右構成對食物的喜好,那時若養成偏食習慣便較難改變。因此,父母可盡早給他體驗不同食物,建立健康的飲食習慣,減低往後偏食的機會。遇上不喜歡的食物,可轉換製作方式以改變其質感或味道,又或者是採用不同食材配搭,盡量讓寶寶接受。

保持應有食量

父母總希望寶寶能吸收充足的營養,每過數小時便急於餵食,把寶寶的胃袋裝滿。然而,每個寶寶的食量和消耗速度都不盡相同,未感到餓當然不願吃完食物。父母平日應觀察寶寶大概的食量及肚餓時間,以此為根據固定地提供適量三餐和點心。勉強寶寶每次都吃光準備的菜,可能會令其對用餐一事產生厭惡感。若寶寶進食情況與平常有異,如本該肚餓的時間突然失去食欲,屆時可再作適當調節。

耐心等候

這階段的寶寶對世界充滿好奇,享受並習慣自己動手去探索事物。在餐桌上亦然,剛開始時,父母可把食物切成適合寶寶手掌的大小,讓他可用手抓住食物進食。當寶寶逐漸會主動手持餐具,家長亦可為其準備不易破損的餐具,鼓勵他們嘗試自行進食。讓寶寶自行用餐,不但是對他們手眼協調的鍛煉,更是讓他們習慣自律用餐的機會。因此,父母不應因心急或怕弄髒地方而趕著出手餵食。耐心等待寶寶盡情進食完畢後再清潔,寶寶自能感受到吃飯的樂趣。

以身作則 齊專心用餐

「吃飯時欠專注,經常需以玩具引誘寶寶坐好」這種情況很常見。與其對幼小的寶寶說一百句道理,倒不如以環境薰陶,讓寶寶「有樣學樣」。建議父母及家庭成員,盡量安排於每天的固定時段,與寶寶坐在一起用餐聊天,用餐時切勿邊吃邊滑手機或看電視。如此每天以行動耳濡目染,使寶寶把上述環境和「用餐」串連起來,從而學習享受用餐,並建立專注進餐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