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多「暴力兒童」 孩子出現攻擊行為怎麼辦?

    孩子之間玩樂、親子之間玩遊戲時,孩子一巴掌打在別的孩子或家長身上,卻一臉笑意,好像找到了非常好玩的玩具似的。父母遇到孩子打人的情況,都不知道怎樣處理。打回去?還是要跟他們講道理?

    撰文/編輯部

     

    孩子攻擊人,通常時因為……

    1. 覺得好玩

    孩子玩的興起時,可能會對大人攻擊當成是好玩的遊戲。父母如果不加以阻止,甚至非常樂意配合捱打,便會更常重複這種遊戲,容易玩過頭。

    2. 爭奪

    孩子之間玩耍時,可能會為了爭奪玩具,維護自身利益而攻擊他人。

    3. 帶有惡意

    孩子攻擊時有針對性的對象,目的要讓他們身心受傷,如生兄弟姊妹的氣所以想打他們。

    4. 表示拒絕

    有時大人或其他小朋友可能給予孩子一些東西,或對孩子做一些行為,他們想拒絕、推開,因此不能自控地攻擊別人。

    正確處理方式

    兒童發展專家張旭鎧指,有家長可能會說,要讓孩子知道「打人會痛」,所以要打回去;或者對孩子的攻擊行為置之不理,以為孩子只是玩玩而已;又或是立即滿足孩子的目的,合理化他們的攻擊行為。

    如果孩子打父母,攻擊行為是必須要被制止的。大人可以捉住孩子的手,限制他們活動,並冷靜告訴他們,「我知道你生氣,但也不可以打人。」直到他們停止攻擊,才完全放鬆他們的手。當事件過後,家長記得要與孩子修復關係,演練一下正確做法。

    如果孩子打其他小朋友,家長須先檢查被打的孩子有沒有受傷,並將兩個孩子分開一定距離冷靜一下。家長可以再告訴他們正確的做法,並帶着孩子與被打的孩子實習一次。

    所以對孩子的教養,萬大事以溝通代替打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