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必經階段 多關注忌責罵   助寶寶減少「吮」手指

    成長必經階段 多關注忌責罵   助寶寶減少「吮」手指

    相信除了「飲奶奶」外,寶寶最愛的東西非手指莫屬﹗已經一歲半了,還是喜歡吮這像是塗了蜜糖的「大雞脾」,雖已經常制止,但寶寶還是那麼鍾情於它,每天都要吮著手指才安心,需要替寶寶戒除此習慣嗎?手指是孩子探索世界、獲取滿足及安全感的重要途徑,家長不要強行制止或責罵,一般隨著探知能力增強,寶寶多能於2歲後戒掉。而對於未夠2歲而又吮手指頻密的寶寶,家長可透過分散注意力等方法助其減少吮手指的習慣。

    整理/編輯部

    專家審校/林穎姿博士  註冊教育心理學家     香港保護兒童會
    資料來源/ 智養寶「巧虎」教材寶寶版(1-2歲)《父母手冊》

    以口滿足吸吮慾望

    吸吮是孩子成長正常不過的生理反應,0-1歲屬於嬰兒的「口腔期」(Oral Stage),寶寶透過吸吮以獲取滿足。不少寶寶於2、3個月大時就會開始吸吮手指,剛開始可能是將整個拳頭塞進口中,然後是吮大拇指或食指等手指部位,而當寶寶再大些,活動能力進一步提升時,甚至會吮腳趾呢!

    探索世界的方式

    吮手指是寶寶探索世界的一種方法。剛出生時,寶寶還不會用口部去探索,當他開始會吃手,並將手指及其他東西放進口中時,代表寶寶的大腦正在不斷發展,手部能夠控制自如。因此,吃手亦是孩子腦部發展的力證。吮手指除了能刺激大腦的發展外,亦有安撫情緒的作用。家長有沒有發現,寶寶吮手指時都是津津有味地吃著這個「大雞脾」,顯得特別安靜,一臉滿足?

    自我安慰 鎮靜情緒

    面對各種新事物及環境的刺激,有時候寶寶會感到不安、煩躁或緊張,在這時,家長不難發現寶寶會有吮手指的情況出現,因為吮手指有助鎮靜寶寶的情緒。不論是以吮手指、哭鬧、蜷起身體,緊抱毛巾或小熊公仔,寶寶總要找到一種自我安慰的策略。

     

    2歲左右多能戒掉

    有指寶寶長期吃手指會令牙齒變得參差不齊,手指變形等,其實2歲前吮手指對牙齒生長並不會構成太大影響,亦甚少會因吮手指而導致手指變形那麼嚴重。大部分寶寶在2歲左右都能戒除吮手指習慣,家長毋須過慮。但若到了4歲仍吮手指,則可能影響恆齒生長,造成牙齒不整齊,甚至哨牙等,容易出現語言發展問題。而且當寶寶上幼稚園後,繼續吮手指不但有礙衛生,亦可能遭朋輩取笑。故此,如過了2歲,寶寶仍然吮手指吮不停,就應逐漸助其戒掉此習慣。

    減少吮手指Tips

    雖然2歲前吮手指問題不大,但當寶寶變得手腳靈活,會用手到處觸碰時,或會因而病從口入,爸媽可從多方面誘導孩子減少吮手指。

    1. 分散注意力

    家長不妨以食物或寶寶喜歡的物件作誘因,分散寶寶的注意力,以減少其吮手指的頻率。以蘋果等製成的水果條、磨牙棒等給寶寶啃咬,既能滿足其吸吮的慾望,又能訓練咀嚼能力;家長可多給寶寶玩喜歡的玩具,讓其無暇吃手指。而對於睡覺愛吮手指的寶寶,可讓寶寶抱著心愛的毛公仔入睡,有助減少睡覺吮手指。

    2. 多陪伴寶寶

    當父母多花更多時間與精力陪伴寶寶,為其安排豐富的活動,如說故事、和寶寶一起玩玩具、帶孩子去郊外和海灘等地方,寶寶就能在與家人及其他人接觸的過程中,忘記吮手指。當寶寶吮手指的頻率減少時,家人應予以稱讚,如一整天都沒吮手指,更可給予鼓勵和讚賞。

    3. 避免使用「激將法」

    不少家長都愛將寶寶與他人作比較,當看見與寶寶同齡的孩子時,說些負面的說話,例如「你看其他小朋友都不吮手指,你吮手指多麼醜怪!」、「這個妹妹比你小都不吮手指!」,甚至以大人的眼光取笑寶寶,「姨姨笑你吮手指」等。這些「激將法」不但無助減少寶寶吮手指,反而會造成心理壓力,產生負面情緒。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