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尿片「難過登天」?訓練寶寶上廁所無難度

    「如果寶寶可以自行如廁就好了!」相信是不少媽媽的心聲。隨著寶寶認知、行為能力逐漸成熟,媽媽當然想訓練寶寶如同大人般自主如廁,不但可省卻處理排泄物的時間,更可省下買尿片的金錢。可是,從寶寶控制大小便意,再養成坐馬桶的習慣,並非一朝一夕的事,的確需要一段訓練的過程。若想寶寶訓練能順利進行,父母一定要花心思,了解幼兒的生、心理發展,循序漸進地進行如廁訓練,心急絕對是大忌。

    專家審校/程衞強(香港兒童綜合發展中心  註冊心理學家)
    資料來源/ 智養寶「巧虎」教材寶寶版(1-2歲)《父母手冊》

    了解生理認知發展 訓練好時機

    究竟甚麼時候開始訓練寶寶如廁最好?有沒有劃一的時間表呢?上廁所的訓練主要取決寶寶的發展,家長可透過寶寶平日的行為評估訓練時機。一般訓練寶寶上廁所最適宜的年齡是1歲半至2歲半左右,這階段的寶寶正值肛門括約肌的神經發展時期,而大部分寶寶已可以靈活地蹲下、起立,代表寶寶的肌肉神經發展至一定程度。若1天內尿片有2至3小時都是乾的,證明肛門括約肌已有一定的控制能力。而在語言、認知方面,1歲半的寶寶已能聽懂簡單的指示,甚至可以說出「便便」、「尿尿」等字眼,可以清晰表達想要上廁所的意願。當寶寶出現以上種種行為,均代表寶寶的生、心理發展具備足夠條件,媽媽便可著手訓練寶寶大小便了。

    請謹記︰心急是大忌

    事實上孩子的學習意願和身心仍未發展成熟,訓練的時間反而會拉長,最後只會苦了寶寶和媽媽自己,亦令寶寶對如廁訓練產生負面情緒。其實只要在3歲以前教會寶寶完成如廁訓練,都不算太晚。在如廁訓練的過程中,爸爸媽媽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要記得以愛心和耐性包容寶寶在訓練過程中的失誤。

     

    如廁訓練5部曲  助寶寶輕戒片

    1.準功夫要做足

    正式進行如廁訓練的時候,爸爸媽媽可以為孩子準備好幼兒便盆,因為寶寶可以用腳踏穩在地上,不怕跌倒,更有安全感。便盆最好選擇高度適中、邊緣平滑及盆底寬闊的,坐起來平穩舒適,而材料方面可挑選輕巧的塑膠,方便清洗。父母亦可請哥哥/姐姐等同性家庭成員示範,或甚至由父母親身示範(當然用成人便盆!),讓他們觀察他們的如廁情況,引導寶寶學習使用專用便盆。選擇印有可愛圖案的學習褲和閱讀相關的圖書,也有助增加寶寶對如廁的興趣呢!

    2.訓練要擇日

    寶寶宜在暖和的日子進行訓練,如果要孩子光著身子坐在冷冰冰的廁板上,尤其是冬天的時候,感覺不好受,會影響寶寶嘗試如廁的意欲。另外,如廁訓練的時候,最好避免有生活或環境上的因素影響,如家中有大事發生、興奮或是太大壓力都會令寶寶出現大小便失控。父母請謹記,寶寶上廁所訓練的表現並不反映他們的智力或其他方面的發展,所以要找出寶寶失禁的原因,對症下藥,才能令如廁訓練進行得更順利。

    3.訓練第一步

    小朋友與成人一樣,排尿和排便都有一定的規律。一般寶寶在吃正餐後半小時至一小時內會有便意,家長可趁這個時間讓他們嘗試坐在便盆上學習如廁,每日定時讓他們坐便盆。開始訓練時,爸爸媽媽要明確示範如廁的次序:先脫褲子,然後坐上便盆,再告訴寶寶「可以尿尿/便便了」。父母每隔一段時間,如15分鐘或30分鐘,可問孩子要不要上廁所,以孩子本身習慣為準。如寶寶尚未習慣坐便盆,或會表現出抗拒的反應,故坐便盆的時間不宜太長,訓練時可因應個別孩子而定,一般數分鐘已很足夠。若硬要孩子坐便盆的話,只會延誤訓練進度。

    4.適當鼓勵

    在戒片的期間,寶寶難免會出現失誤,但爸爸媽媽千萬不要因為寶寶尿在褲子或是地板上就責備他們,這樣很容易使他們排斥戒尿片。每當他們成功在便盆上尿尿或是便便,爸爸媽媽可大方給予鼓勵,讓孩子有成就感,也使他們喜歡上廁所。當寶寶慢慢養成坐便盆的習慣後,可以換上布質的學習褲,讓孩子知道拖延去便盆的後果。父母其後可於馬桶裝上幼兒便座,並配合腳踏輔助,增加寶寶的安全感,幫助孩子由便盆過渡在馬桶上如廁。

    5.勿與他人作比較

    孩子一般都是先學會排便,然後才控制排尿。即使寶寶在日間已經成功上廁所一段時間,但偶爾仍會出現夜間尿床的情況,所以寶寶可以穿著尿片睡覺,直至尿片完全沒有尿濕為止。的確有些寶寶很快就可以完成訓練,但也有些孩子要花上好幾個星期、甚至幾個月才能成功自己上廁所。家長千萬不要把自己的孩子與別的孩子作比較,否則只會打擊孩子嘗試如廁的信心,按部就班才是訓練幼兒如廁的「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