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罵只是父母發洩情緒   陪孩子練習承擔犯錯的後果

    父母經常因為孩子犯錯、哭鬧等問題責罵孩子,或對孩子進行處罰、體罰。這些方法多少或許有用,但同時也可能會影響到他們學習情緒管理、溝通能力。父母處罰孩子的目的,都是為了孩子好,想孩子記住,希望孩子往正確的方向發展。但是很多處罰方式,用打罵、威脅、恐嚇或體罰等「負面」的方式加諸在孩子身上。用「負面」的能量又怎樣去引導孩子往「正面」的方向走?

    尊重孩子等於要忍受所有負面情緒?

    不打罵的教養主張要尊重孩子的情緒,但一些用力過度的家長常誤解所謂的尊重孩子就是要忍住自己的情緒、寵愛孩子,讓他們過無憂無慮的生活。但這些委屈、忍受、過度尊重帶來的後果,其實是剝奪了孩子學習獨立的機會。而大人強忍到最後的結果就是「火山爆發」,以更激烈、更具傷害的方式回報到孩子身上。

    「不打罵」教養的誤解

    練習不打罵的大人最常面對的疑惑是怕會太放任孩子,無形中增加了父母壓力,讓大人更容易積壓負面情緒。可是,「放任」和「放手」是不一樣的。「放任」是大人在行為和情緒上都放棄教養孩子和與孩子的情感陪伴。「放手」則是大人在某些行為上放手,但仍會保持關注狀態,跟進孩子的進度,在適當的時候提供引導和協助。大人選擇不打罵對待小孩,其實不是容易事。我們活在追求效率和成績的社會,但用追求速成的方法對待孩子往往是最無所成的。孩子有自己的成長力道和節奏,家長需要在社會的洪流中把握自己用的是哪一套,才不會被社會思想影響。

    提供情感支援 家長需先穩定情緒

    身為父母,面對孩子,能提供最基本的需要是「陪伴情感」,這是孩子成長發展的基底,日後孩子遇到困難,有恐懼、不安時,他們也能夠重獲信心,願意相信自己,也相信父母願意陪伴他、傾聽他。在「陪伴情感」的基礎上,家長才有機會協助孩子發展自我覺察的意識,讓孩子培養理性思辨,以及有彈性的行動決策力。如果大人也被自己的恐懼、不安、煩躁、憤怒等情緒牽着走,還能帶給孩子情感支援的基礎嗎?如果大人自己都不由自主了,要怎麼期望孩子能學習獨立自主呢?

    向孩子提問正在面對的狀況

    如果孩子犯錯、表現不好,與其責罵他們,不如真正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家長可以觀察後向孩子提問正在遇到甚麼困難或問題,例如,「我觀察到這次的數學考試,比較多文字題,你答錯得比較多。你遇到這類題目時,有什麼問題和感覺?需要爸爸/媽媽協助嗎?」

    讓孩子承擔後果

    如果孩子犯錯,永遠有爸爸媽媽出手解決,那麼他們便不需要承受自己的行為所帶來的後果,得不到教訓,之後也會繼續犯錯。最好的處罰,就是讓孩子自己去承擔所作所為的責任。例如孩子不肯做功課,家長在努力勸告之後,如果孩子仍然做好,家長也不要幫他們完成,讓他們自己向老師解釋未完成的功課,承受記缺點、罰留堂的後果。

    選擇對孩子有效的懲罰方式

    要讓孩子警惕自己的行為,懲罰就可以建立在他們重視的事情上,例如說沒收最愛的玩具、禁止看最愛的電視節目等,才能讓孩子犯錯的處理方式有顯著的效果,並重視與父母的約定。而且處罰要與發生的事情有關聯,例如不停看電視不做功課,便禁止看電視一段時間。父母和孩子約定的改正方法,在處罰結束後,孩子才能再接觸自己喜愛的事物,對自己行為負起責任。

    懲罰要確實執行不能心軟

    在父母執行懲罰時,不能心軟或提早解除懲罰,禁止玩樂5分鐘就是5分鐘,沒有討論空間。確實執行過程,才會讓孩子重視約定和規範,並學會約束自己的行為,降低未來再次犯錯的機會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