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乳癌腫瘤檢測計劃達至有效治療方案

    乳癌是香港婦女的頭號癌症,不少患者都認為化療是唯一的治療方法。事實上,治療組合是可以因應個案而調整,為此香港乳癌基金會實行「乳癌腫瘤基因檢測」,並全新推出「乳癌腫瘤基因檢測關顧資助計劃」,務求制定最具效益的個人化治療方案。

    整理∕編輯部

     

    對乳癌治療方案認知不足

    香港乳癌基金會於6月進行一項「乳癌認知及治療意見調查」,訪問了530位港人,探討他們對乳癌治療方案的取向及考慮因素。結果顯示,只有38%受訪者知道可透過基因檢測制定治療方案,近9成受訪者擔憂治療的副作用。而根據基金會轄下的香港乳癌資料庫數據推算,乳癌的整體治療費用介乎30多萬至130多萬元,代表患者不但要面對副作用的影響,也要背負沉重的經濟負擔,可見精準的治療方案對他們的重要。

     

    評估化療效用

    基金會乳健中心名譽醫學顧問蔡麗賢醫生表示,平均每10名早期患者中,僅少於2名患者可以從化療獲益。若透過乳癌腫瘤基因檢測,則能明確地識別高低臨床風險患者,避免出現過度治療或治療不足的問題,有利判斷化療的必要性。檢測報告主要分為復發指數結果、癌症復發風險,以及從化療中獲益比率三項資訊,若患者的復發指數為0-25,則代表可以免除不必要的化療。

     

    資助計劃減輕負擔

    香港乳癌基金會總幹事孫佩儀指出,目前腫瘤基因檢測費用為3.8萬元。為緩解經濟負擔,基金會推出「乳癌腫瘤基因檢測關顧資助計劃」,為於公立醫院接受乳癌治療的香港居民提供免資產審查支援。若患者付費完成檢測後,其復發指數結果高於25分,代表需要接受化療,方可申請全額退款資助。

     

    病友分享  放下心中疑慮

    家庭主婦姚女士分享確診乳癌第一期的經歷時,提到在公立醫院接受切除手術後,特別擔心需要做化療,尤其知道化療會引起各種不適,心情難免更沉重,甚至想過放棄。幸好經醫生轉介進行基因檢測後,發現只需要打骨針及服藥作治療,才放下心頭大石,現已回復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