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致力營造關愛的校園文化,積極建構正向的校園氛圍,讓學生在充滿愛的環境下,幸福愉快地學習、健康茁壯地成長。
圖文 / 東華三院鶴山學校
整理 / 編輯部
PERMA + H六大支柱 締造孩子豐盛人生
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幸福感尤其重要,學校致力推動正向教育,根據PERMA + H的概念發展,包括:Positive Emotions(正向情緒)Engagement(全心投入)、Relationships (正向人際)、Meaning (正向意義)、Achievement(成就感)和Health(身心靈健康)。學生通過六大範疇,認識自己的性格強項、啟發個人的長處和潛能,尊重同學的個別差異,同時相信自身能夠改變,推動成為「最好的自己」。
為此老師積極配合,除了參加校内教育心理學家舉辦的工作坊外,學校更與大專院校和外間機構的專業團隊合作,參與不同類型的培訓活動,包括由香港城市大學舉辦的正向教育教師工作坊、聖雅各福群會舉辦的正向體驗活動、香港中文大學和北山堂基金舉辦的「香港正向教育研討會」等,讓老師能夠以身作則地彰顯正向的精神,成為學生的典範。學校亦成立正向讀書會,讓成員先透過閱讀吸收養分,理解與正向教育相關的資料定期與組員分享。學校更參與有關正向教育的聯校課程,建立學生日後待人接物的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推動他們邁向美滿的人生。
Positive Emotions正向情緒
為了讓學生在特別假期期間發展不同興趣、聯繫師生關係、提升對學校的歸屬感,及培養正向情緒和價值觀,學校以線上形式進行了「開心快閃無限FUN」活動。活動分為高低年級兩個組別,以開放形式讓學生自由參與,內容包括遊戲、手工、教師生活點滴分享、德育故事問答等。學生們反應熱烈,踴躍參與活動。在復課的首天,學校更安排了特別班主任課,希望透過推行一連串師生正向活動和不同的互動遊戲,提升學生自我察覺情緒的技巧,同時為調整他們上學心情作準備。學生完成挑戰後,更能與「特別嘉賓」拍照,給予學生成就感並促進師生的正面聯繫。
Engagement全心投入
「要贏人先要赢自己」,眾多訓練活動中有一項終極考驗,就是學生要在導師的指導下,從大廈外牆逐一游繩下降到地面。學生對這緊張刺激的活動起初抱有質疑,由猶豫到嘗試。在活動過程中,學生須要克服對高度的恐懼,每一位學生都表現出高度的專注,能心無旁騖地投入在游繩的活動中,漸漸進入心流狀態。最後,學生在互相支持的氣氛下完成活動,從中能建立自信及團隊合作精神,亦能鍛鍊體能及意志力,體驗游繩下降的樂趣。
Relationships正向關係
學校重視人與人之間的聯繫。疫情前,學校每年在小一生入學滿三個月後就會進行「小一感恩家長會」,以培養學生的感恩之心。當天,家長都來到校園中,班主任先播放小一生過去數個月的上學片段,讓家長了解孩子校園生活的點滴。之後,每位學生站在父母的前面,奉上飲品和蛋糕,感謝父母每天無微不至的照顧。父母親眼看到子女的成長,大家都十分感動。溫馨的家庭、真摯的友誼等人際關係能使人生變得精彩。即使將來面對失敗和挫折,亦可以得到安慰、鼓勵、聆聽和提醒,使人有足夠的支持,克服困難、跨過逆境。
Meaning正向意義
學校參加了由教育局舉辦的「愈感恩、愈寬恕、愈快樂」計劃,希望藉着多元化的全校及課堂活動,培養學生凡事感恩的態度。學校於每月的第一個星期五設有感恩電台,向學生講述感恩故事、分享感恩歌曲等,營造感恩文化。通過週會介紹,並在生活教育課加入感恩的課題,讓學生認識何謂感恩、為何感恩。
為進一步深化學生對感恩的了解,學校亦邀請社會上的生命勇士到校分享及推行體驗競技遊戲,例如「用腳舀數粒」,希望學生能覺察個人所擁有的事和物,學會欣賞和感激所擁有的一切,繼而將感恩實踐出來,在敬師日、母親節和父親節向感恩的人表示謝意。
此外,計劃亦將感恩轉化為回饋社會的行動,令感恩活動變得更有意義。在感恩節活動中,學生有機會捐贈文件予文具銀行。學生從感恩自己擁有,推演到分享自己所有,能夠幫助有需要的人,親身體會到施比受更有福。期望學生能建立感恩惜福的價值觀,幸福感得以提升。
Achievement成就感
成就感可產生推動力,自我成就感強的人也較樂觀,對未來抱有希望。成就感也能提高自信心和自尊感,使人有較強抵抗逆境的能力。學校從不吝嗇每個展示學生學習成就和碩果的機會,除了於校內張貼和擺放學生作品外,亦刻意創設空間和機會,讓學生一展成就和所長。例如每年視覺藝術科的專題活動:Fashion Show,學生會穿起自己設計和縫製的衣服,充滿自信地踏上舞台,擺出不同的姿勢,享受台下雷動的掌聲。而學期末舉辦的鶴藝綜合晚會,更是把學生一整年的學習成果,於大型舞台上展現。
Health身心靈健康
疫情下的試後活動設計對老師來說是一個考驗,既要顧及學生的健康需要,亦要考慮疫情的防疫措施限制,在競技活動便有不同的安排。過往競技活動會安排全校一起參與,今年嘗試用分級的形式進行。競投場上不時傳來同學們急促的腳步聲、歡笑聲,以及同學們的打氣聲。
除了身體健康,心靈健康亦非常重要。在疫情下,大家都減少了外出活動的機會,但就算足不出戶也可以一起進行家居活動,學校的「心靈加油站」為學生提供活動材料及示範,家長可以和學生在家進行一些有趣而有益的親子創作,更可以透過 Padlet作交流及互動,增進彼此的溝通。此外,老師們亦透過撰寫文章,與學生和家長分享抗疫生活的點滴,為他們帶來正能量。班主任更以陽光電話主動與家長溝通,關心學生在假期的情況,為他們送上一絲溫暖。
科技創新不是無中生有、憑空捏造,應該是連繫生活、源於愛。學校十分重視東華三院STEM教育的3C核心價值 :Caring (關愛)、Connected (聯繫) 和 Creative(創意)。希望學生在生活中能主動關心周遭的人事,關顧他們的需要,關愛有需要的人。透過運用科學知識進行優化、發明,善用科技和創意,滿足他們的需要,解決他們的困難,從而提升生活質素。
為了營造 STEAM 教育的學習氛圍、建構 STEAM 教育的校園文化及培養學生對 STEAM 的學習興趣,學校本著 「Happy STEAM School」的理念,並透過資優教育的三層架構模式來推行 STEAM 教育。第一層是全校參與模式的校本普及化 STEAM學習活動。所有學生都能參與 STEAM 特色課、小息活動和午間劇場,體驗學習 STEAM 的樂趣。第二層是抽離式的校本小組活動。有興趣和有潛質的學生能擔任 STEAM & 1T. Prefect、參與多元智能STEAM小組等,進一步深化 STEAM 的學習。第三層屬 STEAM 教育的精英培訓活動。學校善用校外資源、尋求外界支援,讓學生能參與校外 STEAM比賽、展覽和交流團,促進與學界的STEAM交流互相比較駢進。
喜.源於愛:對家人的愛
BB 保姆
為了讓學生能夠學以致用,結合課堂所學和日常生活,學校STEAM 小組成員參加了香港理工大學主辦的「全港中小學產品設計大賽」。透過時事討論和個案分析,學生發現新生嬰兒因身體溫度過高而死亡的問題。因此他們希望運用 Micro:bit 製作「BB保姆」,透過不同的感應器來探測嬰兒的體溫活動頻率,甚至播放音樂和發放訊號。此外,學生利用 MIT App Inventor 2 編寫程式,令數據可以傳送到父母的智能電話。一旦嬰兒的體溫超出正常範圍,Micro:bit 和智能電話均會即時發出警告訊號通知父母,以便採取相應措施。學生於決賽中向評審詳細講解產品的設計意念和製作流程,表現出色。最後「BB 保姆」勇奪穿戴科技產品組別的亞軍,成績令人鼓舞!
「快樂福食」手機程式App
學校參加了由聖雅各福群會和中銀人壽主辦的「中銀人壽小財智編程師」計劃,學生透過參與「人工智能及理財程式工作坊」,除了學習編程的技巧,更會學習金融科技及製作手機應用程式。產品以服務弱勢社群為主,解決他們的生活需要。學校的陳一寶同學製作了一個命名為「快樂福食 」的手機應用程式,以賣相吸引的便當圖片以及掃取二維碼後讀出的語音功能,便利長者及其照顧者選擇由營養師推介的飲食均衡餐單。希望透過「快樂福食 」,改善長者或三高人士飲食習慣,並提醒他們均衡飲食的重要。最後,陳同學更憑著這個手機程式App,榮獲高小組別金獎的殊榮。
喜.源於愛:對環境的愛
海洋保育號
塑膠垃圾帶來的污染問題日益嚴重,為了保護自然環境,學生製作了一艘能收集海洋垃圾的船 ── 「海洋保育號」。在學習過程中,學生不但認識了船隻的結構,還學會了如何運用科學原理去製作船隻。他們先要考慮到船隻的浮水性、防水性、堅固性和持久性等因素,再自行搜集不同的環保物料,然後發揮無限的創意,設計和製作船隻。一艘小小的「海洋保育號」,背後承載着保護海洋的使命,更象徵着學生克服困難的精神,他們經過反覆測試和改良,以達到最理想的效果。因此,每一艘船都是學生獨一無二的作品呢!
智能電燈
智能電燈是一項與保護環境有關的產品,近年亦常見於智能家居中。智能電燈會因應環境的光暗自動開關,有效節約能源,減少光污染。學生從學習的過程中能親手設計和製作專屬的智能電燈,亦能培養他們愛護環境的態度。當中,學生會運用Micro:bit的光線傳感器來進行環境的光暗偵測,認識Neopixel燈帶和編寫初始化程式。在設計和製作的過程中,學生更不斷的改良產品,以達成心目中理想的效果。
智能垃圾桶
學校於今年與 Arup 公司聯合舉辦了「小小城市設計師」工作坊,活動以智慧城市為主題,讓學生學會運用 Micro:bit編程和相關的延伸套件,從製作生活化的機械工具中提升學生對社區問題的意識並培養學生的計算思維、設計思維、解難能力和創意。雖然受疫情影響,但學校本著停課 • 不停學信念,靈活採用線上遙距學習模式,學生透過「動手造」和反覆測試改良,解決困難。其中陳一寶同學和阮錡翰同學代表我校出席了大會的頒獎典禮,獲頒「最佳作品介紹」和「最佳課堂表現獎」,並且向嘉賓即場示範他們製作的智能垃圾桶的操作。
學校希望透過不同的 STEAM 學習經歷,在動腦思考和動手操作的過程中,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和創意思維,並提升其協作、解難和自我完善的能力,使他們能面對未來的挑戰。亦期望學生正向樂觀,把愛推演,讓愛伸延,培養他們「推己及人,及社會,及環境」的世界觀,培育他們成為未來的領袖。
小學檔案
校長 |
賴嘉欣女士 |
校監 |
鄧明慧女士 |
學校地址 |
香港薄扶林華富邨華林徑5號 |
學校聯絡方法 |
電話:2551 1142 傳真 : 2551 71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