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清胎毒」成因  保持良好生活習慣

    不少新手媽媽都曾在長輩口中或坊間的資訊,聽說過臨生產前應去「清胎毒」這個說法。但普遍人卻對其中的原理和正確做法了解不多,本文將淺談一下有關「清胎毒」的中醫知識和注意事項。

    整理 / 編輯部

    撰文 / 李思樺醫師(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榮譽學士、現於香港防癆會-香港大學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南區)任職中醫師)

    何謂「胎毒」?

    《醫學入門·卷二》中記載﹕「胎毒者,即胎兒積聚之毒素也。胎毒之害,多見於胃腸不佳,或素飲食不清潔者,毒素暴露於胎兒,則胎兒受害。胎毒之病,多見於腹部脹滿、口臭、便秘、頭痛、貧血等。」簡單來說,中醫認為胎毒是指在懷孕期間,由於母體內部環境的影響導致胎兒體內積聚的毒素。這些毒素可能來自於母體內部的不良因素,如外界污染、飲食不節、過勞或缺少鍛鍊、情志失調等,或者是母體內部的某些疾病和病理情況所產生的代謝產物。胎毒在積聚的過程中,會對胎兒的健康產生負面影響,可能導致胎兒發育不良、先天不足或正氣下降等問題。

    中醫如何「清胎毒」?

    中醫認為「清胎毒」的治療方法需要針對胎毒形成的不同病因和症狀進行綜合治療,如中藥治療、針灸、飲食調理等,以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中醫師會根據孕婦的體質和臨床表現確定清胎毒中藥的種類、用量及配搭。如熱毒可用黃芩、金銀花等;濕毒可用玉米鬚、白蓮鬚等;肝火可用鈎藤、枸杞子、菊花;風毒可用蟬蛻、鈎藤。同時需要配合用一些安胎的藥物以防止流產和早產。如孕婦因特定原因不適合服用中藥,也可採用針灸療法,選穴以清熱解毒、健脾祛濕、補腎安胎為主。

    保持良好生活習慣

    中醫也提倡孕婦在孕期間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如注意飲食、運動、保持心情穩定等,以減少胎毒的積聚和危害。孕婦可注意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清水、保持大便通暢,忌煎炸燥熱辛辣肥膩之品,少食蝦蟹、竹筍及鵝肉等發物。如孕婦本人的體質偏熱或孕期飲食不節,因過食煎炸肥膩或過度滋補而出現暗瘡、皮疹、口臭口潰、便秘、小便黃、口乾舌燥等,或因肝火旺盛而脾氣暴躁,也可於懷孕約七個月胎兒穩定後,適量進食一些如西瓜、綠豆沙、豆腐、腐竹、椰青、薏米等有助清熱解毒祛濕的食物,但切記不可過量食用,也不應把上述食物冷藏凍食,以免損傷脾胃。

    甚麼時候「清胎毒」比較好?

    由於每位孕婦的體質、生活習慣和懷孕期間胎兒的穩定度都有不同,所以「清胎毒」的最佳時機也因人而異。普遍來說,中醫會建議一般孕婦可在預產期或開刀日期前五至七週開始較著力「清胎毒」。然而,孕婦早於備孕階段或懷孕初期已可注意清淡飲食、勞逸有節及保持心境開朗,以減少「胎毒」的形成。

    避免將熱毒傳給胎兒

    總括來說,中醫認為「清胎毒」有助避免將母親體內熱毒傳給胎兒,減少胎兒出生後患上病理性黃疸、動風抽搐、或出現濕疹、過敏性皮炎、紅疹、奶癬等熱毒性皮膚問題。但孕婦也要僅記於「清胎毒」前諮詢有經驗的中醫師,了解自己的體質,切忌自行服用寒性中藥,以免因傷及脾胃引起腹痛腹瀉,甚至引起早產流產。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