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少幼兒不恰當行為—特意忽視

不知家長有沒有遇到幼兒會做一些不合作的行為來吸引你的注意力,面對幼兒引人注意的表現,家長該如何處理呢?一般來說家長常用的方法是特意忽視。首先,我們來看一看適用的情境​,幼兒有時出現一些輕微、無傷害性或是引人注意的不恰當行為​,例如:尖叫、發出怪聲、哭鬧等;又或是一些不恰當動作,例如:躺在地上、拿起物件作勢拋擲等​。有時候幼兒會一邊進行不恰當行為,一邊看成人的反應,從而試探家長會否因此回應他們的要求​。而不適用的情境​是當幼兒的引人注意行為構成自己或其他人的危險,或造成環境物件的破壞,便不適宜使用特意忽視。

整理/編輯部

撰文/張詠詩 (聖雅各福群會樂寧兒童發展中心主管)

避免助長幼兒的不當行為

特意忽視是指當幼兒做出不恰當行為時,家長對該行為停止作出任何回應​。因為當家長對幼兒的不恰當行為給予任何回應,例如:責罵或勸止等,都間接獎勵了幼兒的不恰當行為,容易讓幼兒誤會以不恰當行為便可獲取家長注意,特意忽視便能避免獎勵了幼兒的不恰當行為​。特意忽視讓幼兒無法得到家長回應,漸漸知道不恰當行為不能得到家長注意或回應,從而減少做出此行為​。另一方面,當處理幼兒的不恰當行為時,家長與幼兒均需要冷靜的時間,特意忽視可以給予雙方空間冷靜情緒,一方面減少家長因憤怒而作出不適當的處理,如:體罰,另一方面讓幼兒學習自我冷靜情緒,減少因與家長衝撞而出現更多行為問題​。

特意忽視法4步驟

「特意忽視」的實行方法有四個步驟:

第一,停止回應:​停止對話,包括任何形式責備、傾談、教導、指令等​;停止注視,包括任何眼神接觸​。

第二,靜靜留意:​扮作留意其他事物​,家長可繼續處理之前的事務,如:工作、看書、清理桌面等​,但其實是靜靜留意幼兒行為表現。​

第三,讚賞轉變:​當幼兒停止不恰當行為,開始專注其他的事情並出現其他良好行為(例如:玩玩具、安靜、自行坐下等),家長需即時停止特意忽視,並即時讚賞良好行為​。

第四,制止危機:​若幼兒行為惡化,開始影響安全或作出破壞,家長需保持自己的情緒冷靜,中止「特意忽視」。然後用其他管教技巧處理幼兒的行為問題。

「特意忽視」的實際應用

舉一個實際例子:回家晚飯途中,幼兒路經玩具店外,在街上大吵大鬧,要求買玩具。幼兒所做的行為企圖試探家長會否因他進行這些行為,而妥協順從其要求。家長可應用特意忽視處理幼兒大叫大喊的行為​,幼兒在商場裡大叫大喊時,旁人會對於幼兒的行為作出抱怨;或對家長的教育方法作出指責及批評​,但家長記緊不要因旁人的目光或群眾壓力,最後對幼兒的行為作出妥協​。如家長預計自己會因旁人的目光或群眾壓力,而做成心理壓力,建議家長可先帶幼兒離開現場到一個安全及安靜的地方(如商場的後樓梯等),然後對幼兒的行為作出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