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生理認知發展 重點訓練孩子上廁所

    自寶寶出生後,每天都要花很多時間換片,由最初一天多至十次以上,至一歲後次數將逐漸減少,然而換片實在是令人大感疲累,要是寶寶能學會自行如廁就好了!甚麼時候開始訓練寶寶如廁最適合呢?是否愈快愈好?若想如廁訓練能夠順利進行,爸媽們先必須了解孩子的生理等各方面的發展,對症下藥才能事半功倍!

    整理/編輯部

    專家審校/劉鳳珊 課程統籌主任

    資料來源/ 智養寶「巧虎」教材寶寶版(1-2歲)《父母手冊》

    先了解生理認知發展

    有些父母早在孩子未滿一歲前已替幼兒買好便盆,讓寶寶坐在便盆上,那時雖然孩子已經學懂坐,卻未必能夠坐穩,所以在大多數情況下未必能成功排便;而每次如廁均需由大人抱寶寶坐在便盆上,並非由孩子表達有便意才進行,一切皆由家長作主導。但在正式進行戒片訓練前,家長必須了解孩子生理、語言、行為認知等各方面的發展,是否已具備足夠的條件如廁,否則操之過急,只會延長訓練的時間,令過程既辛苦,亦令寶寶對如廁訓練產生負面情緒。

    戒片最佳時機是1歲半後

    1歲半至3歲是幼兒肛門括約肌的發展時期,若1天內尿片有2-3小時是乾的,證明肛門括約肌已有一定控制便意的能力;加上一般1歲半至2歲的孩子已能到處走動,靈活地蹲下,這個時期的寶寶在生理上已具備如廁訓練的條件。而在語言、認知方面,約1歲半的寶寶多能理解、甚至說出「尿尿」、「便便」等字眼,亦能聽從簡單的指示。因此,若觀察到寶寶已做到以上的要求,父母便可嘗試進行如廁訓練。

    訓練如廁小貼士

    先準備好如廁訓練工具

    想令寶寶早日戒片,在正式進行如廁訓練時,爸媽務必準備好便盆、小內褲等如廁必備的訓練工具,讓如廁訓練有個萬全的開始。爸媽應先為孩子準備一個邊緣平滑、盆底寬闊及高度適中的便盆;材料方面應挑選輕巧的塑膠,以方便拿取及清洗。此外,為提升如廁訓練的成功率,印有可愛圖案的小內褲便必不可少,媽媽不妨和寶寶一起去選購幾件寶寶喜歡的小內褲,必定能增加孩子自行如廁的興趣呢﹗

    刺激孩子模仿的意欲

    實行如廁訓練前,爸媽可與寶寶一起多閱讀有關上廁所的繪本,講述上廁所的故事,讓寶寶了解戒片的重要性及學習故事中的人物。寶寶最愛模仿身邊人的行為舉止,如家有兄姐的話,可善用這大好的機會,讓哥哥姐姐帶寶寶一起上廁所,寶寶便自然會模仿他們的行為,令如廁訓練進行得更順利。

    以排泄習慣為基礎作訓練

    父母宜根據孩子的排泄習慣,每日定時讓寶寶習慣坐便盆,讓寶寶感受自行如廁的感受。由於寶寶尚未習慣坐便盆,或會表現抗拒,故坐便盆的時間宜控制在5分鐘內。家長應讓孩子自行決定是否排便,就算寶寶沒有排便也不必介意,只要持續訓練,就能慢慢養成規律的如廁習慣。

    按性別教導

    男孩與女孩如廁的方式有異,需按照性別由爸爸媽媽分別教授,爸爸教男寶寶,媽媽教女寶寶,父母教起來便會更得心應手,寶寶亦更容易掌握。教導時,要明確示範如廁的次序︰首先脫掉褲子,然後坐在便盆上,再跟寶寶說「現在可以尿尿/便便」了,示範數次後便可放手讓寶寶自己試一試。

    切勿作比較

    每個孩子的認知和安全感發展不盡相同,家長千萬不要把自己的孩子跟別人家的孩子作比較,或是以年齡大小作時限,否則只會打擊孩子想要嘗試如廁的信心。試想一想,在自己不甚理解的情況下,光著下身坐在一塊冷冰冰的廁板上,尤其在冬季,感覺一點也不好受。請謹記,按部就班是訓練幼兒如廁的「王道」,而朋輩學習則是有效催化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