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氣前 想一想    讓孩子學會情緒管理

    生氣前 想一想    讓孩子學會情緒管理

    以為過了「可怕的2歲」孩子就會變得乖巧可人?事實上孩子由4歲開始語言能力發展很快,口齒變得伶俐,開始學會跟人「辯論」,和其他小孩意見不合,可能會互不相讓,造成各種衝突呢!其實孩子的情緒都沒有對錯之分,但必須要懂得如何表達和控制情緒,才能讓孩子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人際關係。

    整理/編輯部

    專家審校/程衞強  註冊心理學家  香港兒童綜合發展中心
    資料來源/ 智養寶「巧虎」教材成長版(4-6歲)《父母手冊》

    我家的孩子容易感到生氣?!

    4歲以上的孩子開始會用語言來表達生氣的情緒,也逐漸明白語言的威力,知道說甚麼話會讓別人開心或難過。加上這個階段的孩子比較自我中心,凡事以自己的好惡先行,而且對挫折的容忍力低,所以當遭遇挫折、實際與想法不同時,便容易引發脾氣。初則用言語攻擊,後來甚至可能出現推撞的行為,這些行為一定要及早矯正!

    當孩子生氣時的抒發怒氣小遊戲:

    1) 需要一張紙和筆(紙可以用環保紙)

    2) 讓孩子在畫紙上畫圓圈

    3) 讓孩子用代表他的情緒的顏色筆把圓圈塗滿

    4) 完成後揉成一團丟棄

    好處:能以具體、安全的方式宣洩情緒

    情緒管理從小學習 以免養成壞習慣

    抽離情緒 公平處理

    每當孩子鬧脾氣、有負面行為時,家長要先將自己的情緒抽離,若因為太生氣而打罵孩子,可能會使孩子更受挫,或使他誤以為打罵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引發更多負面行為。另外, 如果事件牽涉到多於一個小孩,一定要公平處理,不能夠因為年齡比較大或是另一方哭得比較厲害,而作為處罰的根據。

    態度堅定 對症下藥

    處理孩子生氣的負面行為時,家長一定要態度堅定,孩子要學好很難,但學壞卻很容易,一次不堅持的話就很容易養成不正確的價值觀。而處罰方式可以有很多種,但是規則一定要訂明,方便孩子遵守。知道孩子負面行為背後的動機後,可以靈活地運用處罰,例如孩子一不開心就會打別人,家長要即時制止,但不要在第一時間打罵孩子,可以換個方式讓孩子用更有建設性的方法去發洩怒氣,學習如何轉化自己的負面情緒。

    隔離政策 轉換情緒

    如果孩子的生氣很強烈,可以將孩子隔離,或不予理會,讓他自行冷靜下來。隔離並不是要將孩子關禁封閉來懲罰,而是要帶孩子離開他正在發脾氣的環境,讓他在新的環境學習轉換情緒,當理性恢復後就能跟孩子重新討論剛才發生的事了。

    消除怒氣有妙法

    1. 反省空間

    當孩子因為爭執而大打出手,先要隔離兩人,並讓他們分處不同角落或房間各自冷靜和反省。等孩子冷靜下來後,家長可以向他們了解爭執的原因,之後讓孩子們心平氣和地討論,如果孩子能達成共識,請家長稱讚他們。

    2. 生氣角落

    在家裡佈置一個「生氣角落」,當孩子生氣時,可以讓他去「生氣角落」冷靜一下,也用來提醒並告知家人他正在生氣。當他平靜下來,重拾理性思考,再跟他討論剛才甚麼令他生氣了,以及解決事情的方法。

    3. 生氣按鈕

    和孩子討論有甚麼事會令他感到生氣,例如是被嘲笑、玩具被搶等等,把這些「生氣按鈕」寫下來,再跟孩子思考及討論要怎樣才不會再感到生氣,並以此寫下能夠關掉「生氣按鈕」的「冷靜按鈕」,平日跟孩子多多練習,尋找出更好的對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