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孩子聊聊歧視問題 尊重就是不傷害別人

    孩子接觸的人愈來愈多,就會遇到更多不同族裔、膚色、性格、口音的人。生活中有許多包裝成玩笑或善意的言語,卻可能是強加在他人身上的「微歧視」。孩子也可能在不知不覺間對身邊的人抱持「微歧視」的態度。該怎樣跟孩子解釋歧視問題呢?

    撰文/編輯部

    欺凌的開端可以只是「微歧視」

    「覺得好玩故意叫同學不喜歡的綽號」、「故意言語或身體攻擊較內向的同學」、「不想和功課不好的人做朋友」、「聯合其他人一起排斥自己討厭的同學」等,都是經常在孩子之間遇到的情境。兒盟執行長白麗芳表示,許多嚴重的校園欺凌事件可能源自於孩子長時間的一些不自覺的「微歧視」演變而成。在日常生活或人際互動中,下意識自然反應出的排斥、貶低、否定、漠視等態度和言行,都是微歧視的一部分。如果孩子出現這些觀念,而大人又未能即時覺察、正面引導,那麼這些小偏見就會慢慢放大,成有意識的敵意,最後演變為欺凌行為。

    讓孩子習慣差異

    米露谷心理治療所臨床心理師駱郁芬指出,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一定會留意到與自己不同的人,例如膚色、性格不同的人。父母要讓孩子知道,世界上有着各種各樣的人,與孩子一起透過互聯網、書本去認識和學習,並且讓他們明白「跟我不同是很正常的事」。大人也要注意,要避免否定每個人的差異。孩子可能也能夠明白每個人都不一樣,但如果學會了比較和價值判斷,就易出現歧視心態。除了認知,孩子也要學習尊重不同人的特質、喜好等,所以在教導孩子平等時,家長也要尊重孩子的喜好。

    從角色扮演、故事中體會

    這麼複雜的概念,可以怎樣教?家長可以邀請孩子一起進行角色扮演,藉由扮演過程感受被歧視者的感受。例如,孩子可以想像自己是膚色較深色的人,家長扮演對膚色不同的人士不友善評論,例如「你的膚色看上去很髒」等,或將負面評論寫在便條紙上,並貼在孩子身上,然後問孩子,「被這樣評論,你有什麼感受?」、「你認同『很髒』這個標籤嗎?」,引導孩子思考。

    尊重就是不傷害別人

    尊重對於年紀較小的孩子來說比較抽象,家長可以解釋「尊重就是不傷害別人」,攻具體來說,如果有些說話會傷害到別人,就不應該說出口,即使是自己沒有惡意或者只是開玩笑就可以講。

    例如孩子說了:「媽媽好胖好醜。」家長可以回應孩子:「你這樣講媽媽,我覺得很受傷,很難過。」,讓孩子了解這樣的說話會傷害到別人,並不適當。之後再了解外表不一都是每個人的特質,並沒有好壞之分。

    回歸家長身教

    孩子是否能尊重差異,大多都是受到成長環境的影響,以及身邊的大人是否給予孩子足夠的尊重,讓孩子保持自我價值。這樣的自我認同,也需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培養,方法包括不用標籤或能力評價孩子等,才可避免孩子以「好成績才是好孩子」、「賺大錢才是成功」等自我判斷,不因感到自己的優勢被威脅而去歧視、傷害別人。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