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發展心理學家約翰‧鮑比以及他的學生瑪麗‧愛因斯沃斯(Mary Ainsworth)在1950’s &60’s間提出依附理論(attachment theory)*,這套理論主要針對嬰幼兒(0-3歲)的成長階段,對兒童心理發展很重要。
父母同行教練胡志解釋,依附聯繫理論主要是研究及討論初生嬰兒與照顧者之間的依附和聯繫,對將來成年後人格發展中的重要性。嬰幼兒跟照顧者建立了怎樣的關係,會影響怎樣產生依附聯繫。透過依附聯繫,可觀察和了解嬰幼兒在面對陌生環境或遇到危機時,會採用甚麼策略來自我保護
整理、圖片 /編輯部
專家/胡志 父母同行教練
瑪麗‧愛因斯沃斯的實驗
Ainsworth將幼兒處於陌生情境:
1照顧者和嬰幼兒一起,這時一名陌生人走進房間,照顧者離開,剩下陌生人和幼兒在一起,科學家觀察記錄嬰幼兒的心跳和行為表現。
2 陌生人離開,照顧者回來,與幼兒一起在房間裡;然後照顧者離開,讓幼兒獨處,陌生人返回和幼兒一起,再觀察幼兒的反應
3 最後,陌生人離開,照顧者回來,幼兒和照顧者待在一起。
3種依附類型
經過觀察和測試到,Ainsworth發現當幼兒處於陌生情境,他們都會在分離時心跳率加速,以及出現焦慮。但是,他們卻會表現出3種不同的行為模式。
A.逃避依附型(Avoidant Attachment)
這類型的兒童當母親離開時不會哭和不會表現焦慮。他們與陌生人的互動甚至和母親一樣多。當他們的母親重新回來時,他們會逃避或者遲緩地表現出歡迎的樣子。此類型的小孩會迴避和忽視主要照顧者的存在,在照顧者離開或回來不會表現出情緒,包括在照顧者身邊時不會注意,離去時亦不顯示緊張痛苦;當照顧者回來後,非但不表示高興,反而會迴避或是待一會才慢慢上前迎接;
當陌生人出現時,A型的孩子亦無特殊反應。既不去探索環境,亦不管誰在那裡。他們面對陌生人和照顧者是一樣的。不管誰在這個環境,也沒有太多的憤怒或情緒。其實,A型兒童的心跳率持續保持高水平,他們渴望與照顧者會合,但表現得非常冷靜,無任何情緒波動,看上去很OK,顯得很理性。
科學家認為,這是非安全依附聯繫,顯示家長與孩子在情緒上的不同步。逃避型(A)小孩的母親/主要照顧者通常是沒耐心、對幼兒不敏感或表現出負面反應、並拒絕身體接觸等反應。逃避依附的嬰兒表現出退縮、孤立、對學習沒興趣、缺乏動機,也可能會缺少人際關係。
胡志舉出她曾接觸的個案,個案的女孩受到欺負或危險時,心跳得很快,但卻沒哭沒有喊,只呆呆地站著,像若無其事。她在面對困境和危機時所表現出來的行為模式,就是A型。其實她內心是非常恐懼和焦慮,但卻逃避這種情感,表現出冷靜和理性。正如科學家所說,她這種非安全的依附聯繫是由於媽媽長期在外面工作,婆婆是主要照顧者,婆婆對孫女缺乏耐性,也不能敏感於她的負面情緒,常常用說教的方式處理孩子的情緒。因此女孩平時的行為表現都是比較安靜、缺乏與人互動,表現退縮和孤立。這類型的兒童:焦慮,抑壓負面情緒以免引人不好的反應。
B.安全依附型(Secure Attachment)
B型的孩子會主動與母親互動,並保持親近的距離,能自在的探索環境。當母親離去時,活動程度明顯減少,並產生不安與焦慮,心跳率加速了一會後,就回復到平常水平。當與母親重聚時,會出現歡迎行為,緊張情緒亦因而緩和。這型的孩子或不會哭,若果哭的話,相比害怕陌生人,他們更希望母親在場。所以當母親重新回來時,他們會立即停止哭泣,因為他們已有足夠安全感。
曾有個案是一名2歲孩子與媽媽一起到鄰居家玩,時間夠了也不肯離去,媽媽對他說可以自己留在鄰居家玩一會,自己做飯後再來接他。孩子高興地接受了,而獨留在鄰居家的過程也沒有吵鬧,只找了媽媽兩次,鄰居簡單安撫後便繼續玩耍。當重新見到媽媽後,開心地向媽媽笑了一下,然後要求繼續留下玩耍,這使媽媽感到疑惑,是孩子太單純,沒戒心?還是孩子不親自己呢?胡志分析,這個孩子陌生情境中,有媽媽陪在身邊,可以自由地探索環境。當媽媽離開時,他有表現焦慮,會找媽媽。當主要照顧者(媽媽)回來時,小孩會很快地靠近照顧者尋求安撫,然後很快回到平衡狀態。這樣看來,孩子是一個安全依附型孩子。
C矛盾依附型 (Ambivalent Attachment)
C型的小孩在陌生環境中,非常注意母親的舉動,並緊跟母親不願與母親分離。即使當母親就在身旁時,面對探索和陌生人時依然會感到焦慮。當母親離開時,小孩會非常的沮喪,表現出不安與痛苦,對陌生人會害怕,對環境少探索且難以安撫;當母親回來時會尖叫踢打,同時變得很矛盾,明明想跟母親保持親近卻又充滿憤怒,當母親安撫他時又會想要反抗。
根據一些心理學家的研究,發現此類型的嬰兒的母親/主要照顧者特性為:照顧能力差、不懂得如何滿足嬰兒的需求,以及對孩子有不一致的行為。
有位媽媽因為要工作,而把2歲半孩子交給婆婆照顧,到晚上才把他接回家。當晚上回家和孩子玩耍時,孩子很喜歡動手動腳。有時帶他出外,總是緊緊地抓住媽媽,就算媽媽只是去洗手間,他也會大哭,不讓媽媽離開;當媽媽回來想抱他時,孩子卻會哭著推開她。而且孩子有時哭鬧很久也不肯停下,讓媽媽有時也控制不住自己,經常歇斯底里。這個孩子是典型的C型孩子,後來媽媽反省後發現,由於自己和婆婆同時是照顧者,但卻用很不同的方法照顧孩子,經常在孩子面前爭吵。加上孩子常哭鬧,媽媽又無暇去了解他為何會這樣,所以感到煩惱,以及親子關係變差,最後她決定辭職回家,專心學習如何照顧孩子。
成年後感情生活是依附關係的延續
從以上3個媽媽們困擾中我們可以看見:依附型態與照顧者之照顧行為關係密切。媽媽對幼兒感情需要的敏銳覺察度、即時適切的回應,對形成幼兒的依附形態有重要的意義。若母親能敏銳覺察孩子餵食的需求,立即給予適切的回應,則能建立起安全依附關係(B型)。安全依附型(B型)的孩子比不安全依附的孩子與同儕有更正向的互動。
早期的親子關係對孩子有深遠影響
科學家們還發現,早期的親子關係對於孩子未來人際互動有深遠的影響,成年後的感情生活亦反映出我們與父母依附關係的延續:
A.逃避依附型的人,多數不太喜歡和人接觸。
B.安全依附型的人和父母形成正面的情感連接,在面對感情關係時亦能表現出較多的責任感和溫暖感。
C.矛盾依附型的人則容易於感情生活中表現出不安全感,經常需要對方的承諾。
由此可見,孩子早期生活中建立的不同依附型態,將影響他/她未來的感情世界。家長應及早了解自己與孩子之間屬那種依附型態,從而調節育兒策略。
*約翰‧鮑比John Bowlby(1907年1月26日—1990年9月2日),英國發展心理學家,從事精神疾病研究及精神分析的工作。最著名的理論為他在1950年代所提出的依附理論(attachment theory)。鮑比的學生瑪麗‧愛因斯沃斯(Mary Ainsworth)有替他的理論作後續研究和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