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下孩子身上的標籤  分析「壞孩子」背後的困難

    人似乎有種傾向,會不知不覺成為符合他人期待的角色。例如,男士被稱為「爸爸」後,就開始成為一位父親的角色,而人被稱為「老師」,就能逐漸成為一位稱職的老師。那麼如果在家裡和學校,一位孩子一直被認為是「做不到」或「問題兒童」,持續被賦予負面形象的角色,這孩子又會變成怎麼樣呢?「做不到」的孩子可能愈來愈做不到,而「問題兒童」則有愈來愈多問題。

    別讓孩子成為你口中的「壞孩子」

    即使孩子現在仍有做不到的事,或是有問題行為,大人也應該盡量避免給孩子貼上標籤。樂苗坊總監及註冊心理學家周婉芬博士指出,家長不想孩子成為怎樣的人,就不要一直那樣形容他們。例如,家長經常說孩子是「壞孩子」,長久下來孩子便可能也會認同了自己是「壞」、「百厭」的孩子,更加去做出問題行為,長大也會物以類聚,去結識不良人士。家長要如何避免標籤孩子呢?如果孩子做出不當行為,如打人,家長可以表示「不可以打人」,但就不要評論打人的孩子「你咁曳嘅」、「你咁百厭嘅」,以免孩子潛移默化。

     

     

    將問題行為進行分析

    如果孩子有事情做不好、有問題行為,與其責怪他們,倒不如提供更有建設性的協助。父母可以多多觀察孩子的行為,了解一下「他們是不是在煩惱什麼事?」、「他們覺得哪個部分很難?」。從孩子的行為、習慣、思維模式等方面,找出他做不到的原因,陪伴孩子解決煩惱和焦慮,或許就能給予孩子所需要的幫助。

    關注孩子行為的祕訣就是將他們「做不到」和「不擅長」的事情,分解成不同可以具體執行的任務,例如探討孩子學業成績欠佳,首先我們可以找出孩子是全部方面都不擅長,還是有一科擅長的。然後分析一下不擅長的科目是因為哪方面遇到問題?例如,對寫的部分不擅長;又有哪些還做得不錯的地方?再仔細分析不擅長的「寫」方面是遇到什麼困難和有感到困難的原因。

    透過分析,就能知道孩子不是「不會讀書」,只是對複雜的書寫不擅長。只要了解孩子不擅長的原因,父母和老師便知道要如何幫助孩子解決困難。此外,孩子比較擅長的方面也可以跟分析不擅長的部分一樣,分析擅長的原因,了解孩子的長處,好好加以發展,或利用它去改善不擅長的地方。

    「乖孩子」也是標籤

    有些孩子被視為「問題兒童」,也有些孩子被認為是「資優生」,後者通常深受父母和老師的信賴,有不同的優點,如做事認真、成績優秀、待人接物有禮等。

    讚美孩子的優點固然是好,但當孩子被周遭的人過度標籤為「好孩子」時,他可能便會有壓力,會認為「如果自己不是好孩子,大家可能就不愛我了。」、「如果我不是資優生,大家可能就不需要我了。」孩子可能會過度試圖滿足他人的期待,為了討好他人而把真實的自我封印起來。比起「問題兒童」,其實比較難注意到「資優生」的標籤問題。他們所需要的引導,或許比起「問題兒童」更加需時和複雜。

    孩子做了好的行為,家長想稱讚孩子,建立他們的信心時,可以怎樣不加重孩子身上「乖孩子」的標籤?我們可以對孩子表示謝意,或針對事件稱讚而不是稱讚孩子個人的品格。例如孩子幫父母洗碗,父母可以表示「謝謝你幫了我的忙」,而不是用評論去稱讚孩子「你真乖」。

    以事論事 為未來建立信心

    要避免對孩子貼上太多標籤,在孩子犯錯時,家長要多同理他的感受,即使是孩子只是覺得好玩、無聊,或甚至是故意犯錯,家長都要先接納孩子的感受,就事件客觀地表示孩子做得不當的地方,或孩子應該要怎樣做,不要直接評論孩子的個人特質。除了幫孩子指出錯處,家長也可以為孩子建立改過的信心。我可以讓孩子知道「我相信你下次不會再錯一樣的地方」、「我相信你下次可以做得更好」這就是正面利用了鼓勵的標籤。這樣的標籤不只對孩子,在家長心裏其實也建立了對孩子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