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預防懷孕期陰道感染

陰道分泌物可以反映婦女的陰道環境及身體狀態,正常的陰道分泌物應為小量而且無臭味的,顏色清徹透明,無伴有下體痕癢或不適感。但當婦女懷孕期間抵抗力較低,或因孕期荷爾蒙轉變的情況下,婦女的陰道容易受感染,分泌出異常液體。若處理不善,整個孕期可會反覆發作,非常困擾。更嚴重的是孕期陰道炎有機會增加寶寶早產機率,所以此病不容忽視,以下將會為各準媽媽講解孕婦陰道炎重點及中醫治療方法。

整理 /編輯部  

撰文/ 曾芷言(註冊中醫師)

 

懷孕中期起陰道易受感染

中醫認為孕婦於孕期氣血下注胞宮以養胎,令到體質虧虛,易受邪氣入侵。而在懷孕中期,寶寶在孕婦肚內逐漸成長,胎體會壓迫子宮及膀胱,令經脈氣血不通,易致濕鬱化熱,濁氣下陷。而陰部腫脹潮濕,細菌或黴菌亦易於滋生(如常見的白色念珠菌及乙型鍊球菌),所以陰部便出現污濁的分泌物。

 

常見陰道炎症狀包括:

1.陰部感到痕癢,甚至影響睡眠,嚴重可因搔抓至陰部紅腫、疼痛、灼熱

2.分泌物量多,或帶有黃綠色或起泡的分泌物

3.分泌物結塊有如豆腐渣樣

4.分泌物有臭味,如魚腥味、酸味等難聞氣味

  1. 身體可伴有發熱、頭痛等症狀
臨床常見患有陰道炎的孕婦多分為以下兩種體質:
1.濕熱症

成因:孕婦懷孕前多食辛辣、煎炸、燥熱之品,令濕熱蘊結體內。

症狀: 陰部痕癢,白帶量多,分泌物呈黃綠色,味腥臭,濃黏而厚,下陰部紅腫疼痛,可伴帶心煩,睡眠不足,胸悶不適,口苦。

2. 氣虛濕阻症

成因:孕婦素體虛弱、運動少常待在冷氣房工作、喜歡進食寒涼生冷或甜膩的食物、令脾胃受傷,寒濕內生。

症狀:胎兒過輕或過小,氣虛,濕不化, 陰部痕癢,白帶量多,分泌物水樣或豆腐渣樣,味不大,色白,稀,連綿不斷。可伴帶頭暈、胃口不佳、大便爛等。

 

患病期不應過度進補

所以此病最主要是因為濕邪作祟,但中醫會根據孕婦體質,視乎患者寒熱的程度給予相應治療,並會加上健脾安胎的藥物,固本培元。孕婦亦要阻截感受濕邪的源頭,包括飲食清淡有營養、適量戒糖分攝取量、適量運動、起居作息定時、心情舒暢等。不應只著重進食補品食療,反而要觀察整體身體狀態調養。若胎兒龐大,阻礙氣血致痰濕阻滯胞宮,須先用祛濕行氣之品,甚至清熱解毒的方法,過度進補只會令濕邪更難清除。

陰道炎並非致命疾病,但如不及時治療可致病情轉差及經常復發,不但會誘發更嚴重的宮頸炎、盆腔炎等,還可影響胎兒發展。

以下推介一健脾祛濕湯水給懷孕初期的孕媽媽平時調養身體,提升正氣,預防陰道炎找上門。

保胎健脾祛濕湯 (二人份量)
材料:

淮山 30g、茨實 15g、炒白朮 15g、白扁豆 10g、五指毛桃 10g、舊陳皮 1片、西施骨 適量(自選)、蜜棗 2-3枚

做法:

肉類先出水、陳皮浸軟刮囊。其他材料清洗後,一同放入瓦煲中同煎一個半小時後飲用湯水。一星期可飲用一至兩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