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都會羨慕別的父母有個資優孩子,以為生了個聰明的孩子便可以安心得多。但我們不知道的是,對於資優生,我們有太多刻板印象和誤解。事實上,教育資優生真的比較輕鬆嗎?
撰文/編輯部
很聰明、讀書好的人就叫做資優生
資優生不只是指「聰明、讀書叻」,香港教育局根據一九九零年教育統籌委員會《第四號報告書的內容》,為資優作出較廣泛的定義。資優指在一個或多個範疇有突出的表現或潛能:
-
智力經測定屬高水平;
-
在某一學科有特強的資質;
-
有獨創性思考,並能夠提出很多創新而精闢的意見;
-
在繪畫、戲劇、舞蹈、音樂等視覺及表演藝術方面特具天分;
-
有領導同輩的天賦才能,在推動他人完成共同目標方面有極高的能力;
-
心理肌動能力有卓越的表現,或在競技、機械技能或體能的協調均有突出的天分。
資優生不是什麼都很厲害
很多人都會認為,「資優生就是什麼都很厲害」,讓資優生只要一表現不好就會被質疑「你不是資優生嗎?」。但是事實上,資優生並非全才,多數是偏才。即使是數理資優生,他們的數理成績也不一定好。資優生可能思考、反應能力很好,可是並不一定「會考試」。
資優生能經「後天加工」
有家長會希望孩子可以加快學習進度,或開發更多才能,而不斷惡補至能夠轉到資優班上課。但是這樣將孩子推向可能不是最適合他們的教育環境,這樣一路「補」上來的孩子,在資優班學習會相對比較辛苦。家長應該考慮讓孩子發揮全面學習潛力的同時,能否享受樂趣。
資優生比一般孩子更懂事、成熟
資優生這個稱號的光環經常要孩子承受莫名的壓力。其實他們除了是資優生,也是普通的孩子,所以一般孩子會有的行為、偏好、會犯的錯,在資優生的身上也會有。孩子在意同儕、人際關係等表現,在資優生身上也會有。
雙重特殊資優生
早在70年代,美國已有學者留意到一些資優生在學習上出現障礙。有些資優的其中一方面表現非常優秀,但在某些方面的能力可能比一般孩子還要弱。例如,思考能力方面較優秀的資優生可能會有讀寫障礙。有些時候,他們的資優能力掩蓋了其障礙,令他們的讀寫困難未能被察覺;相反,他們的讀寫障礙程度亦可能較高,令其資優能力被忽略。
有讀寫困難的資優生有時會給別人「未盡全力」或「很懶惰」的印象,但在孩子的角度,即使他們不斷努力,也好像達不到別人的期望。久而久之,他們可能會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漸漸失去學習動機。所以家長和老師能識別他們的才華及學習困難,並給予適切的支援十分重要。
資優生都有情緒問題
心理學家認為這些孩子對於身邊的人和事都非常敏感,很微細的事情或他人的一句無心話語都會觸動他的情緒。有資優生也會傾向挑釁別人,當他們覺得沉悶和遇到挫折時,言行往往會變得具挑釁性。
資優孩子在學習、情緒及行為上都有着與其一般兒童不同的特質。這些特質可以令他們有優越的表現,但亦可能成為他們成長的絆腳石。這些孩子便更需要學習調適、情緒及行為上的輔導,才能更好地發揮上天賜予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