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身上的男子氣概包袱 「男兒有淚不輕彈」的壓力

    你家裡的小男孩,有幾個要好的朋友呢?在這仍充滿父權概念的社會下,男孩從小都被提醒着「男孩不可以哭」,令很多男孩習慣了隱藏自己的心事,壓抑自己的情緒,直到長大成人,這些情緒便會突然爆發出來。

    撰文/編輯部

    男孩子內心的孤寂

    來自澳洲、身兼作家、研究人員與教養顧問的Foundation for Positive Masculinity執行董事Ray Swann觀察到這個問題,並致力探討男孩子的心理,也希望利用相關的調查提醒父母,關心大人可能看不出來的、男孩內心的寂寞和孤獨。

    友誼對心理健康影響

    他在《今日心理學》中引述「美國觀點調查」的發現,三十年前的調查結果顯示,55% 18-29歲的年輕男子有6個比較親近的好朋友,近來降到27%;沒有任何親近、要好的朋友的比例則從3%增長到15%。隨著年齡的增長,友誼對於心理健康愈來愈重要,但男子氣概的包袱,令男孩子不敢輕言談寂寞,也不敢求助,問題就愈來愈嚴重, 演變成心理健康問題。

    3招破解有毒的男子氣概

    1. 培養孩子彈性靈活的思維

    建立靈活、彈性的思考方式幫助孩子能夠考慮不同的觀點,培養對於社交極具重要性的同理心,例如,設身處地考慮別人的立場和需要。當孩子與人發生衝突時,與其只是責怪對方,不妨帶著他思考對方會這麼做的理由。也可以與孩子練習神奇的「如果」思維,問孩子一些不設限的問題「如果……你會如何……結果會怎樣……」,有助孩子練習彈性、靈活看待挑戰。

    1. 父母示範適時尋求協助

    孩子也會模仿父母怎麼與人互動。像是社交中簡單的禮儀,父母可以透過家庭或朋友聚會中,讓孩子觀察社交方式,學習溝通與尊重。而且,父母也可以示範適時尋求協助。例如在街上找不到目的地,可以詢問路人等。

    1. 鼓勵孩子逐步嘗試

    改變並不容易,但可以透過每個小進步累積。例如,幫身邊的人一個小忙,主動向同學微笑問好,在過程中慢慢拓展生活、交友圈和增加心理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