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防治產後抑鬱  重拾快樂母親生活

    最近社會發生家庭悲劇,再次讓人正視產後抑鬱的嚴重影響。產後期對於每位母親而言,是一個充滿喜悅和挑戰的時刻,然而不少準媽媽卻在這段時間內遭受產後抑鬱的困擾。面對情緒低落問題應怎樣處理?中醫師將介紹改善產後抑鬱的方法。

    撰文∕謝栢妍醫師(香港防癆會—香港大學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南區))

    整理∕編輯部

    產後抑鬱的成因

    產後抑鬱是一種常見的心理健康問題,婦女在懷孕期間體內雌激素水平降低,內分泌代謝紊亂、加上新產後或受分娩傷口疼痛困擾、以及家庭角色驟變、個體心理質素等因素影響,容易在產後發生情緒低落及抑鬱問題。

    高達一半初産婦都在產後4至10天經歷輕度情緒低落的問題,嚴重者在產後六周至一年內仍可出現產後抑鬱症狀,以心悸、失眠多夢、多疑善慮、情緒低落、焦慮不安、悲觀消極、思維緩慢等表現為主。

    如何改善產後抑鬱

    產後抑鬱屬中醫學「産後鬱證」、「婦人臟躁」等範圍。產後腎氣虧虛,各臟腑功能隨之降低,為本病之本;加上產時失血耗氣,血不養心、產後情志刺激導致肝氣鬱結,氣機不暢,繼而出現一系列軀體症狀,為本病之標。

    透過中醫藥治療,調整日常生活習慣,家庭成員互相支援,有助改善母親心理狀態,建立健康穩固的母嬰家庭關係:

    1. 中藥治療:中醫師注重分型治療,會根據母親體質和臨床症狀,給予個體化的調理方案。通過疏肝解鬱、補益氣血、滋補肝腎、行氣活血等方法,減輕其情緒波動和焦慮,預防和緩解產後抑鬱的症狀。

    1. 飲食調節:確保飯菜多様化,攝取充足營養。並可適當多食用具滋補腎精及鎮靜安神作用的食材,如豆製品、大棗、酸棗、桂圓、百合、核桃、黑芝麻、蓮子、海參等。同時避免攝取刺激性食物和過多咖啡因,可減輕焦慮和不安情緒。

    簡易食療方兩例:

    • 芝麻15克,大米(或小米)100克。先將芝麻洗淨,輕微炒黃後研成泥狀,與大米一起煮粥。每天1餐,早餐食用。
    • 首烏10~30克,大米(或小米)100克,同放砂鍋內共煮成粥。每天1餐,晚餐服食。
    1. 針灸推拿:透過刺激相應經絡穴位如百會穴、印堂穴、內關穴、太溪穴等,有寧心安神的功效,有助舒緩母親緊張焦慮,並改善睡眠質量。
    2. 適度運動:適度運動有助於釋放壓力和改善情緒。產後可選擇較為輕鬆的運動方式,例如散步、瑜伽、太極等,有助促進氣血循環,舒暢氣機,穩定情緒。

    1. 心理支援:夫婦孕前應作出適當家庭安排,並共同學習更多有關懷孕、分娩和照顧嬰兒的知識,對孕婦作充分產前心理輔導。各家庭成員應保持良好溝通,理解母親産後不安及緊張情緒,並確保母親得到充足休息,減輕其精神及體力負擔。

    產後抑鬱對於母親以及整個家庭都是一個嚴肅的問題,若產後情緒問題嚴重或持續,明顯影響婦女的日常生活,便應及早尋求協助。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如有需要請咨詢專業醫生或中醫師,以獲得更全面的治療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