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便秘怎麽辦?中醫推薦預防食療改善狀況

懷孕的時候為甚麽會便秘?中醫認為,女性在妊娠期臟腑、經絡屬陰血虛,因此孕期整個機體易呈現「血感不足,氣易偏盛」的特點。想改善問題?中醫師將介紹如何預防和改善妊娠便秘的方法。

撰文/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註冊中醫師彭綺婷(香港大學中醫學碩士(針灸學)/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學士)

圖片來源/Freepik

整理/編輯部

妊娠便秘的原因

妊娠期間,孕婦由於氣血運化不利、水濕代謝失常而易出現小便頻數、大便秘結、腰骶酸痛、肢體腫脹等問題。懷孕後,飲食、心情的改變都可能跟便秘的成因有關,若便秘的情況非常嚴重,可能會導致孕媽咪沒有胃口,進而減少營養攝取,影響胎兒生長發育所需的養分。

 

改善生活習慣減少便秘

孕期由於激素的變化,可使得胃腸蠕動減慢而容易出現排便不暢的問題,到了孕晚期,增大的子宮壓迫了腸道,也會加重便秘的問題。若要避免便祕,可以從改善平常的生活習慣著手,減少便秘的發生:

1.孕媽媽不要一直坐著不動,平時要注意適當走動下,平日加強下半身運動,以促進腸道的蠕動;

2.水分須補充充足,多吃新鮮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肥甘厚味之品;

3.平時要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多做做提肛運動,固定時間排便。

中醫食療改善便秘

中醫認為,素體陰虛或脾虛的女性更容易出現孕期便秘,可通過中藥或耳穴壓豆等療法改善。以下介紹妊娠便秘的食療參考。

增液湯

材料:麥門冬5錢,玄參1両,生地8錢。

造法:以約600毫升水熬煮成茶飲。

麥門冬、玄參滋陰養液,生地清熱養血,適度飲用有助改善腸躁便秘,避免大便硬結的狀況發生。

另外,亦可以根據身體狀況選擇不同的食材入饍。

i.陰虛腸燥

症狀:大便乾燥,數日不解,或解時艱澀難下,伴面色萎黃。

宜選用藥食材:蜂蜜、黑芝麻、麻油、無花果、熟地黃、何首烏、肉蓯蓉、玉竹、 火麻仁、決明子等。

ii.氣虛失運

症狀:大便乏力,數日不解,胃口差,神疲乏力

宜選用藥食材:蜂蜜、黑芝麻、蘿蔔、山藥、黃芪、黨參、白術、杏仁等。

因不同食療湯適用於不同體質的孕婦,建議在中醫師指導下食用。另外,若透過改變自身的飲食習慣及生活作息後,便秘問題仍無法改善,應儘速尋求專業醫師協助。千萬不可自行服用瀉藥或任意灌腸,以免引起子宮過度收縮,增加流產的風險。

以上資料只供參考,各人情況不一,若欲詳細了解,建議諮詢註冊中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