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玩耍樂趣多 讓孩子與弟妹相親相愛

    家人的關係是一輩子都不能割捨的,因此讓孩子和兄弟姐妹融洽地相處是十分重要的。在弟弟妹妹出生之前,家長的注意力和關愛都只集中在一個孩子身上,但弟妹出生之後,只有3、4歲的孩子或許未能適應成為哥哥姐姐的身份轉變,便會很容易出現「吃醋」或爭寵的情況。家長可以在孩子們發生爭執時,教導孩子和弟妹分享,讓他們知道「一起玩」的樂趣,並建立和弟妹相親相愛的概念。

    整理/編輯部

    專家審校/程衛強 註冊心理學家

    資料來源/ 智養寶「巧虎」教材快樂版版(3-4歲)《父母手冊》

    讓孩子欣然接受成為哥哥姐姐

    弟妹出生前做好心理準備

    家長可以在懷第二胎的時候慢慢灌輸孩子「弟弟/妹妹即將到來」的概念,讓孩子知道家裡將會增添一個新成員,自己即將要成為哥哥/姐姐了。在弟妹還未出生之前,家長可以讓孩子多和肚子裡的弟妹打招呼、說話、唱歌,與孩子一同期待弟妹的誕生。家長亦可以用弟妹的名義送一份禮物給孩子當「見面禮」,為孩子做好心理建設,令孩子知道弟妹的到來,並不是為了和他爭奪爸爸媽媽的愛,而是成為和他一起成長的好伙伴。

    感受作為兄姊的成就感

    作為較年長的哥哥姐姐,懂得的東西自然比弟妹多。家長可以鼓勵孩子教導弟妹玩玩具、畫畫等,讓孩子擔當小老師。孩子在做小老師的過程中可以獲得成就感,從而更喜歡和弟妹一起玩。而且在孩子們互動的過程中,亦能令他們的感情更加融洽,一起製造更多難忘的童年回憶。

    手足分享不爭執

    灌輸玩具共有的概念 設定輪流玩時間

    家長可在買玩具時告訴孩子玩具是共有的,並強調玩具不是只買給一個人,讓他們可從中學習分享,亦可避免搶玩具的情況出現。在孩子和弟妹搶玩具時,可建議他們先玩其他玩具,過了指定時間後再和弟妹交換玩,不要讓孩子有自己的玩具被弟妹搶走的感覺,同時亦可以讓孩子學習耐性和等待。但家長亦要注意,共有玩具雖好,但也不能所有玩具都是和弟妹共有的,孩子也需要擁有私人玩具,並可讓他們學習如何處理、保管和珍惜自己的物品。

    讓孩子學習同理心

    當孩子不願意和弟妹分享玩具或食物時,家長可以引導孩子要有同理心,用設身處地的角度思考︰「如果是妹妹拿走所有玩具或食物不願意和你分享,你會有甚麼感覺?」同時以正向語言告訴孩子:「一起玩會比較好玩,不如我們和妹妹一起玩吧!」鼓勵孩子和弟妹分享。家長亦可為孩子多製造和弟妹一起玩的機會,使孩子明白到弟妹是他的好玩伴,從而漸漸習慣手足之間一起玩。

    聆聽孩子的想法

    爸爸媽媽在孩子不願意和弟妹一起玩時,不要馬上責備孩子,可以嘗試先聆聽他不願意和弟妹玩的原因,可以讓孩子覺得爸爸媽媽沒有偏心年幼的弟妹。在孩子說出自己不願意分享的原因後,可以向孩子解釋︰「但你這樣做,弟弟會很不開心的啊!」然後可以鼓勵孩子先和弟妹分享部分玩具,其餘的先收起來,讓孩子感受到爸媽對自己的尊重,不會抗拒和弟妹一起玩。

    避免要求孩子「大讓細」

    當孩子和弟妹起爭執時,家長經常會要求孩子「大讓小」,但這樣很容易會令孩子覺得父母沒有考慮他的感受,只偏心弟妹。家長應向孩子解釋這是因為弟妹年幼,會有許多不明白、不懂得的事情,並讓孩子協助和教導弟妹完成不懂的事,然後加以鼓勵或讚賞孩子︰「哥哥做得真好!」令孩子覺得家長重視自己,也在過程中有成功感,不會再抗拒和弟妹一起玩。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