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專欄文章 培養自信表達能力 讓孩子愛...

培養自信表達能力 讓孩子愛上交流

隨著年齡增長,孩子雖漸漸地能夠傳達自己的想法,但有些孩子會將心事埋藏心底不願意說出,或是不知怎樣用言語表達出來。要讓孩子打開心扉、暢所欲言,家長的耐心和聆聽、鼓勵與接納是非常重要的!

整理/編輯部

專家審校/ 楊潔瑜博士(註冊教育心理學家)

資料來源/ 智養寶「巧虎」教材成長版(4-6歲)《父母手冊》

孩子「說不出口」可能是因為……

  1. 缺乏自信

平日家長對孩子的干預、要求較多,孩子對自己要說的話沒有把握,或是還沒有想好該怎樣說,所以不敢大聲說。

  1. 心存恐懼

當孩子不想說話時,家長可能會強迫他說;當孩子表達想法時,家長卻取笑、反駁或批評孩子。時間久了,孩子擔心自己會說錯話,於是便不願意表達了。

  1. 內向文靜

每個人都有先天的脾性,有的文靜內斂,有的活潑開朗。內向的孩子習慣先聆聽,說話謹慎,在人多或有陌生人的時候不愛說話。

  1. 語言環境較少

許多家長由於工作忙碌,孩子多由長輩或傭人在家照顧,因此與他人交流機會較少;或是家長沉默寡言,孩子有機會因少練習而令語言能力發展較為落後。

鼓勵孩子多說話,提升自信心!

  1. 包容接納情

當孩子不知如何表達或不願意說話時,請家長不要強迫孩子,否則只會讓孩子更不想說。如孩子比較怕生或出現恐懼的情緒時,應接納和理解孩子內心的感受,家長需要給孩子微笑和鼓勵,讓他感受到爸爸媽媽的愛,才有勇氣邁步向前,大膽表達自己。

  1. 耐心聆聽

孩子主動說話時,家長需要表現出很大的興趣和認真的態度,目光要凝視著孩子,或蹲下來看著他的眼睛,讓他感受到被重視、被尊重。家長亦需要耐心地聆聽孩子完整的想法,而非打斷孩子的說話或轉移話題,這樣可以增加孩子暢所欲言的勇氣和對家長的信任。

  1. 多詢孩子的感受和意見

家長平時可以在一些小事上,有意識地詢問孩子的想法,譬如「今天在學校有遇到有趣的事嗎?」、「星期六想去哪裡玩?」透過有效問問題,引導孩子表達自己的情緒或意見,再根據回應發展對話內容,包括舉出例子、詢問動機和原因,以增加親子的溝通機會。這有助於多了解孩子的想法,也能訓練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

  1. 提供豐富的語言環境

家長不妨抽出多些時間,與孩子練習日常對話,讓孩子先從自我介紹開始,習慣如何向他人表達,並且慢慢消除表達的恐懼。家長亦可創造更多與他人交流機會,如邀請小朋友來家中玩、主動向鄰居打招呼、多帶他到公共場合等,讓孩子通過觀察、模仿,然後透過體驗來繼續學習。

  1. 讚美及鼓勵孩子

當孩子說出自己想法後,請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他的思考方式。不要隨意批評和否定孩子,而是用孩子較易接納的方式對其想法進行引導和糾正。家長只要覺得他的意見很好或有趣時,一定要及時表揚並積極鼓勵,這樣孩子會非常開心,減少對於表達的恐懼,建立自信心。

小叮嚀

溝通是了解其內心想法的最佳途徑,與孩子交談前請讓自己的情緒穩定下來,避免孩子因爸媽的負面情緒影響而不肯說出感受。同時在日常生活中營造一個和諧、充滿愛的家庭環境也是十分重要的,在關懷下成長的孩子會變得勇敢積極、樂於分享自己的想法啊!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