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孕媽專區 從氣血到心神的身心調養 從...

從氣血到心神的身心調養 從中醫角度調理產後抑鬱 

生完孩子的那一刻,許多媽媽以為終於熬過懷胎十月,可以迎來甜蜜的親子時光。然而,現實卻往往不如預期。坐完月子後,情緒仍然低落、易怒、想哭、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一位不夠格的母親。這些狀況,可能正是產後抑鬱的徵兆。

撰文︰梁靜知醫師(香港防癆會-香港大學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南區)、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註冊中醫師、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學士)

整理︰編輯部

 

中醫從情志失調治療狀態

不同於現代醫學以荷爾蒙變化、心理社會因素解釋憂鬱情緒,中醫則從臟腑氣血-情志失調的狀態認識,將產後抑鬱視為一種身體與心靈共同失衡的結果。本文將帶領你從中醫角度,重新認識產後抑鬱的發生機轉、常見證型與對應的處理方法。

 

虛中有鬱 鬱中帶瘀

中醫有句話:「女子以血為本。」懷孕與分娩過程耗損大量氣血津液,或加上產後調養不當,則容易氣血虧虛、肝鬱脾虛,導致心神失養,情緒失調。

歸納病因3個方向

氣血兩虛:生產耗氣耗血,心神失養,導致情緒低迷、思緒遲緩。

肝氣鬱結:產後角色壓力加上疲憊,肝氣失疏,情緒易怒、胸悶嘆息。

瘀血阻絡:產後瘀血內停,阻礙氣機運行,出現心胸刺痛、精神壓抑。

這些病因常互影響,例如肝鬱導致氣血運行失調,氣虛又無法推動血行,形成惡性循環。

 

對應食療建議

針對上述的三種證型,以下便介紹其對應的食療建議:

一、氣血兩虛型|補氣養心、安神助眠

食療:紅棗桂圓小米粥

功效:健脾補血,養心安神,改善心悸、乏力、易哭。

材料:小米50克、紅棗6顆、桂圓肉10克、枸杞10粒、冰糖少許

做法:小米提前浸泡 30 分鐘。紅棗去核、桂圓沖洗乾淨。將所有材料加入600-800 毫升清水中,大火煮沸後轉小火煮30 分鐘。粥熟後可依個人口味加少許冰糖。

 

二、肝氣鬱結型|疏肝理氣、寧心解鬱

食療:佛手陳皮燉瘦肉

功效:疏肝解鬱、健脾和中,適合胸悶、乳脹、愛嘆氣者。

材料:佛手乾片3-5 片、陳皮3 克、新鮮瘦豬肉200(切塊)、紅棗3 顆、生薑2-3 片

做法:豬肉汆水備用。所有藥材與豬肉放入陶鍋或燉盅,加水約800 毫升。大火煮沸後小火慢燉約1-1.5小時。酌量加少許鹽調味。

 

三、瘀血阻絡型|活血化瘀、通絡調經

食療:桃仁紅花燉蛋湯

功效:活血祛瘀,適合惡露不清、胸悶心煩者。

材料:桃仁5克(壓碎去皮)、紅花2克(不宜久煮)、雞蛋1-2 顆、紅棗3 顆、生薑2片、清水約500-600 毫升

做法:雞蛋煮熟剝殼。所有材料一同下鍋,除紅花外先煮 30 分鐘。最後 5 分鐘加入紅花,再煮一會即可熄火。

 

與身體氣血陰陽有關

產後的情緒波動,不只是心理狀態,也與身體氣血陰陽有關。中醫不只是治病,更是一種「陪媽媽走過恢復期」的智慧。無論你是媽媽本人,還是陪伴者,都可以從這些小小的食補開始,重新找回穩定與平靜。自我調養,也是一種照顧。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