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本應是一個安全可靠的地方,然而,從孩子的角度出發,居家環境往往未必符合理想的安全標準。孩子的家居安全非新鮮議題,不少媒體、社福團體、醫療機構亦經常盤點家居意外黑點,父母應時刻保持警覺,提防子女成為下一宗家居意外的受害者!
整理/編輯部
專家審校/劉鳳珊(聖雅各福群會、樂寧兒童發展中心項目經理)
資料來源/ 智養寶「巧虎」教材幼幼版(2-3歲)《父母手冊》

家居「危機四伏」
經過嬰兒時期步履蹒跚的歲月,大部分踏入學齡的孩子平衡力已很好,而且精力充沛、活潑好動,喜歡跑跑跳跳和攀高攀低,對四周環境充滿好奇心,家裡便成為他們的第一個「遊樂場」。不過香港家居普遍環境狹窄,又擺滿家具、雜物,一不小心被大門夾到、碰撞物件或是從床上墜下都會受傷,可謂危機四伏。再者,孩子的認知能力有限,仍未能意識危險,欠缺保護自己的能力,意外往往因此而發生。
加強家居安全意識
根據政府部門統計,5歲或以下孩子意外事故的地點大多發生在家居環境,要有效避免意外發生,父母絕不能掉以輕心,必須加強家居環境安全意識,定期檢查和做好防範設施,例如:仔細檢查各類家具或家電的安全性、擺設會否對子女的安全構成威脅,務求將孩子在家裡受傷的機會減至最低。只要多加注意家中每個角落,很多家居意外都能避免發生。
常見孩子家居意外黑點、成因及預防措施
| 常見孩子家居傷害 | 容易引發 意外的位置/家具 | 主要成因 | 實際預防措施 | 
| 跌倒、滑倒 | 地面(尤其滿佈水漬的浴室/洗手間) | l   孩子腿力、平衡感發展尚未成熟 l 隨處拜訪的雜物、凹凸不平或水漬的地面或梯級 | l   保持清潔和地面乾爽 l 妥善收納雜物,保持暢通 l 在浴缸添置防滑地墊 | 
| 燙傷、燒傷、觸電 | 家庭電器(尤其熱鍋、熱水壺、電暖爐、煮食爐、火機等發熱裝置)、插頭等 | l   擺放在孩子容易觸及處 l 使用後未有關上電源或設置門鎖 | l   妥善擺放在孩子難以初級的位置,並於使用後立刻關閉電源 l 不用的插座加上防電插頭 l 廚房/洗手間加設圍欄 | 
| 從高處墮下 | 床、梳化、椅子、窗台、露台等 | l   坐姿不良而失去重心 l 在高處站立玩耍、跳躍 | l   避免讓孩子使用碌架床 l 加設安全圍欄及安裝窗花 l 添置兒童安全地墊 | 
| 撞傷 | 家具、尖角、硬物等 | l 走路步伐過急或在家中跑跳 | l   加裝角位防撞軟膠 l 易碎或堅硬的家品擺放在孩子不易接觸的位置 | 
| 夾傷 | 門窗、抽屜、圍欄、玩具等 | l   孩子認知能力尚未發展成熟 l 出於好奇心 | l   加裝防夾手指裝置 l 櫃門加上安全扣 l 選用間隙較窄的圍欄 l 有安全認證的兒童玩具 | 
| 割傷 | 刀具、剪刀、紙張等 | l   擺放在孩子容易觸及處 l 出於好奇心 | l 鋒利物件應妥善收好,切勿把尖銳物品放在孩子隨手可得的位置· | 
| 窒息 | 繩索、膠袋、摺疊的家具、玩具小零件等 | l   擺放在孩子容易觸及處 l 出於好奇心 | l   妥善處置用過的膠袋 l 把窗簾繩捆綁好,縮短至高處 | 
家庭教育很重要
要有效避免孩子家居意外,家長除了時刻提高警覺,為子女進行適當的危機意識教育十分重要。家長在收拾或整理家居時,不妨邀請孩子一同幫忙,先簡單收拾玩具、鋪設防撞地墊等,讓他們知道加設安全設備的用意,了解意外可能帶來的後果。另外,無論在任何情況下,家長都應時刻確保孩子在視線範圍内活動,絕對不可以獨留兒童在家中。家長平日要以身作則或是借用故事書,教導孩子家居安全概念,清晰灌輸安全的重要性,減少意外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