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便秘的中醫治療

    小朋友便秘是兒科常見的問題,一般在開始進食固體食物後開始出現,臨床可見小朋友排便困難、需時較長、排出大便質硬,或者數天沒有大便,可伴有胃口減退、腹脹、腹痛等表現。

    整理 / 編輯部

    撰文/朱遠婷醫師 (香港防癆會-香港大學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南區)註冊中醫師)

    小兒便秘的成因

    中醫認為「臟腑嬌嫩,形氣未充」是小兒的生理特點,指的是小朋友的身體處於發育階段,因此器官及各個系統功能尚未成熟,當中又以肺、脾、腎尤為不足。小朋友的生長發育需要水穀營養,因此對脾胃功能的需求大,但器官尚未成熟,所以脾胃功能更顯不足,脾胃運化功能不足,影響大腸傳導糞便,導致便秘的出現。同樣地,因為先天不足或是生長需求不敷所求,小朋友腎常虛。中醫認為腎司二便,腎虛可以導致腸道失潤而便秘。

     

    中醫角度便秘的辯證和治療方法

    中醫角度便秘有虛實之分,實證指的是邪氣滯在大腸,導致腑氣閉塞不通所致,治療方向如理氣、瀉下;虛證指的是脾胃、氣血虧虛所導致的便秘,治療方向如健脾、滋陰、潤下等。方法各有不同,應根據小朋友實際的身體情況用藥,不能盲目使用通便瀉藥。常見證型例子有:

    1.胃腸積熱型

    症狀:這種情況的小朋友多因為乳食積滯脾胃所致,小兒可見有胃腹脹痛、食欲不振、口乾口臭、煩躁不安等表現。排出大便乾結臭穢。

    治療用藥:消食導滯,潤腸通便。用藥如神曲、山楂、枳實、厚樸、檳榔、火麻仁等。

    2.脾胃虛弱型

    症狀:可見小朋友形體較瘦弱、面色萎黃、容易疲倦、大便無力排出、便質較軟或稀爛,可伴有食物殘渣。

    治療用藥:健脾補氣,潤腸通便。用藥如黨參、白朮、木香、陳皮等。

    3.陰虛津枯型

    症狀:大便乾燥如羊屎,排出困難,口乾、心煩等。

    治療用藥:滋陰潤腸通便。用藥如生地、玄參、麥冬、火麻仁、郁李仁等。

    便秘食療

    大便乾燥如羊屎的小兒,可用蜂蜜加入涼開水服用,有潤腸通便的功效。

    小兒推拿

    家長可以配合小兒推拿手法改善小朋友便秘的問題。有別於大人推拿,小兒推拿手法輕柔,簡單易學,小朋友易於接受,對於治療小朋友的脾胃方面疾病功效明顯。

    1.清大腸

    方法:在食指近虎口,從指根推到指尖100下,每天1-2次。

    2.摩腹

    方法:以肚臍為中心,順時針打圈摩腹2-3分鐘,每天1-2次。

     

    小兒生活上的注意事項

    1.飲食均衡、定時定量、不偏食、少吃零食,每天攝取足夠的蔬菜、水果。

    2.多喝水。

    3.培養定時排便的習慣,保持大便通暢。

    3.適量運動。

    如長期便秘不能緩解,應儘早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