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孕媽專區 甚麼是產後尿瀦留?  初產...

甚麼是產後尿瀦留?  初產媽媽常見現象?

各位準媽咪,請問有沒有聽過「產後尿瀦留」?原來產後尿瀦留是常見的產後病,以初產、滯產及手術助產者多見。但究竟甚麼情況才算是產後尿瀦留呢?

撰文 / 湯靄晴註冊中醫師(就職於香港防癆會-香港大學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南區))

產後6小時以上難排尿

產後尿瀦留是常見的產後病,以初產、滯產及手術助產者多見,在中醫學範疇又名「產後小便不通」。一般產婦在產後4至6小時內可自行排尿,若產後6小時以上仍排尿困難,小便點滴而下,甚至閉塞不通,伴小腹膀胱脹急疼痛,即可診斷為產後尿瀦留。

膀胱氣化不利小便不通

西醫認為,本病病因主要為分娩過程中胎兒長時間壓迫膀胱,致膀胱黏膜水腫充血,或產後腹壁鬆弛,腹壓下降致膀胱逼尿肌收縮乏力;或產後會陰傷口腫痛,致尿道括約肌反射性肌痙攣。而中醫認為,正常排尿有賴膀胱氣化的功能調節。產婦在分娩過程中勞力傷氣,或失血過多,氣隨血耗,傷及肺脾腎氣;或產後情志不遂,肝氣鬱結,氣機阻滯,清濁升降失常;又或分娩過程中膀胱受壓,血行不暢成瘀等,均可致膀胱氣化不利,小便不通。

妨礙子宮收縮引起產後出血

產後尿瀦留可妨礙子宮收縮而引起產後出血,亦會增加產後泌尿系統感染的風險,故應及時治療。根據中醫學的辨證論治,本病常見分型有:氣虛、腎虛、氣滯、血瘀,治療上應分清虛實,虛者宜補氣溫陽以化之,實者宜疏利決瀆以通之。

一、氣虛型

氣虛型的臨床表現為產後小便不通,小腹脹急疼痛,伴見精神萎靡、氣短懶言、面色㿠白,舌淡胖,脈緩弱;治療原則為益氣生津,宣肺行水,常用中藥有黃芪、麥冬、通草等。

二、腎虛型

腎虛型的臨床表現為產後小便不通,小腹脹急疼痛,伴見腰膝酸軟、面色晦黯,脈沉尺弱;治療原則為補腎溫陽,化氣行水,常用中藥有熟地黃、車前子、牛膝、官桂等。

三、氣滯型

氣滯型的臨床表現為產後小便不通,小腹脹痛,伴見情志抑鬱、胸脅脹痛,煩悶不安,脈弦;治療原則為理氣行滯,行水利尿,常用中藥有枳殼、檳榔、川木通等。

四、血瘀型

血瘀型的臨床表現為產後小便不通,小腹脹滿刺痛,伴見乍寒乍熱,舌黯瘀斑,脈沉澀;治療原則為養血活血,祛瘀利尿,常用中藥有當歸、白芍、川芎、桃仁、牛膝、川木通等。

產婦配合措施幫助排尿:

  1. 放鬆心情,樹立信心,採取習慣的排尿體位;
  2. 以溫水沖洗外陰部,同時播放流水聲以誘導排尿;
  3. 用熱水袋暖敷小腹膀胱部位,促使膀胱收縮;
  4. 以逆時針方向按揉利尿穴(腹部前正中線上,臍下2.5吋),並間歇向恥骨聯合方向推壓,先輕後重,每次10分鐘。

若情況持續未見改善,必要時需前往急症進行導尿。以上資料只供參考,如有疑問,請諮詢註冊中醫師為宜。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