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理財:言教不如身教

    正所謂「有其父必有其子」,父母作為子女的第一位老師,其處理金錢和對物質的態度,對他們的影響甚深。談到親子理財,最重要的一步就是父母先以身作則。

    整理/Winnie Lee    圖片/本社編輯部  

    專家/陳玉麗  投資者及理財教育委員會傳及教育資源主管

    有其父必有其子

    在香港這個物質充裕的社會,的確很難抗拒消費的誘惑。莫說是小朋友,即使是成年人,也會因為各式各樣的廣告宣傳而心動。然而,當你要孩子不浪費時,自己卻追新型號手機,孩子看在眼裡會怎樣想?教孩子理財,不可以紙上談兵只說不做,言教不如身教!

    從社會學分析,家庭是兒童在成長過程中的首要「社會化組織」,即是孩子會在旁留意父母的言行,包括價值觀、金錢管理及待人接物的態度等,他們會「有樣學樣」,潛而默化下模仿父母的處事方式。父母可參考以下的要點,以身作則,培養孩子建立正確理財觀。

    父母以身作則應買得買

    孩子普遍對金錢有一個誤解,以為錢就是用來買所有他們「想要」的東西。而且,孩子的想法很多時也可能與大人不同,又或是他們可能會很「聰明」地向父母解釋為何需要買那件物品。父母不是要拒絕孩子所有物質要求,但也不可以任何要求都 Say YES,要向他們解釋量入為出的原則。

    如果父母能做好榜樣,不盲目追隨潮流,應買得買,減少衝動消費,平時在孩子面前做得多,他們耳濡目染,自然會較容易分辨哪些東西是解決生活基本需要,屬於「需要」,哪些是非必要的物品,屬於「想要」。

    引導孩子知足常樂與分享

    現今的社會物質豐富,父母總想給孩子最好的,切記不要為他們提供超過生活所需的享受,以防孩子變成物質主義,要引導他們珍惜自己所擁有的。父母在平日不要過分依賴物質上的獎勵,特別以金錢或昂貴的禮物作獎勵孩子,以免出現反效果。可多以一些非物質性的獎賞嘉許孩子,例如睡前的故事時間、一起在家看電影、動手煮美味大餐或到公園玩等,令孩子明白快樂其實很簡單,開心未必需要用錢。

    向孩子灌輸正面價值觀

    在疫情緩和後,父母可以多帶孩子參與賣旗或籌款等公益活動或做義工,平日多鼓勵孩子將自己所擁有的與其他有需要的人分享,例如抽出部分的儲蓄做善事,讓孩子從日常生活的點滴感受助人為快樂之本,慢慢建立正面的價值觀。

    勿在孩子面前為錢爭吵

    另外,父母要留意孩子的童年不愉快經驗大多來自父母的爭吵,在遇到金錢或財務問題時,不要在孩子面前爭吵,以免他對金錢有負面印象。當孩子長大時,可引導他們多了解家庭的開支狀況,並參與討論家庭財政,從中明白各人的角色及責任,並透過一家人共同努力去維持財務健康。

    切忌過分依賴物質上的獎勵,特別以金錢或昂貴的禮物作利誘,以免出現反效果。 第二步是教導小孩何謂「珍惜」。得到雪糕後,若手拿不穩便會倒在地上,明明擁有的會馬上失去。 過程中小孩或會感到不愉快,甚至大哭,但這是必須的。 正因為經歷過這種「痛」,珍惜的感覺才會刻骨銘心,父母可把握機會從中引導孩子珍惜自己所擁有的,適當地安撫及教導後,可再買一杯新雪糕,讓孩子明白到即使失去了都可以再捲土重來,不用灰心,更可促進親子關係。

    投委會錢家有道《親子理財頻道》www.ifec.org/parent 

    提供親子理財貼士及免費遊戲工作紙,以助父母透過生活之日常與子女邊玩邊學理財。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