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放心讓寶寶「自己來」 造就寶寶獨立自主個性

    當孩子學會走路,就象徵著他正式脫離嬰兒期,踏入「可怕的兩歲(Trouble Two)」階段。孩子這個時期喜歡「唱反調」,經常說「不好」、「不要」,凡事都要自己來,想靠自己的力量完成,而父母就好像樣樣都不順心,感到非常煩躁。究竟孩子為甚麼會這樣?讓我們窺探「獨立期」的幼兒内心世界,趁著孩子獨立意識萌芽,放手讓他「自己來」吧!

    專家審校 / 楊潔瑜 (註冊教育心理學家)

    相信不少父母在照顧2歲的幼兒都顯得束手無策,無論父母做甚麼都經常說「不好」、「不要」。其實這情況是可以理解的,由於2歲幼兒心理層面的發展與需要有著急速的提升,他們會想藉以表現自己的才能,強化自我意識。此時,家長不宜表現出煩躁的心情,幼兒在表達「不要」的時候,對他們的自我意識建立和個人成長上都有非常重要的功用。雖然很多父母都會認同聽話的孩子就是「乖孩子」,可是聽話的孩子卻不代表有創意或是認知發展快。家長請謹記,每個孩子的個性各有不同,加上每個家庭的生活背景不一,故可試著找出適合他的教養方式,慢慢培養獨立自主。

     

    勇敢放手讓孩子去吧!

    1-3歲是培養獨立個性的最佳年齡,而家庭是培養幼兒獨立的首要地方,父母的教育和環境影響更是孩子成長的關鍵。但香港有不少父母都過分溺愛孩子,孩子只做一點小事情,都生怕他會受傷、會累、擔心會做不好、時間限制等,基於種種因素便決定乾脆每件事都為孩子準備妥當,或幫他完成了事,但這樣卻直接扼殺了孩子自我學習的機會。當孩子依賴成習慣,其後每件事都要依靠他人幫助才做到,慢慢便育成了「港孩」,直至察覺問題的時候就很難改正過來。家長不妨趁著孩子處於獨立性的萌芽階段,滿足他「自己做」的需求,逐漸建立獨立自主的能力。

     

    從日常生活中挑戰

    在日常生活中,其實有很多事情1-2歲的幼兒都力所能及,父母可在安全的環境下,給孩子自己嘗試的機會,有助訓練幼兒的獨立生活能力,減少對父母的依賴。

     

    • 自行進食

    隨著日漸成長,可以「自己來」的事情愈來愈多,家長可以從旁鼓勵孩子,如他想自己使用湯匙吃飯,就給他一隻膠湯匙,讓他享受吃飯的樂趣。縱使孩子必定吃得「天一半,地一半」,地上全是飯粒,但這是孩子邁向獨立自主的必經階段。家長可在用餐前於飯桌和地上鋪膠桌布,飯後較易清理。假以時日,孩子拿湯匙的技巧純熟後,清潔工夫自然會減少,也代表孩子獨個兒也可以吃得很好。

     

    • 穿脫衣服

    孩子一過了2歲,會逐漸想挑戰不同的事物,尤其是他會嘗試自己脫衣服和換上新衣服,更玩得樂此不疲。孩子或者會花上好一段時間,笨手笨腳才把衣服脫光,有時更會淘氣起來,光著身子在屋裡跑,成功把衣服穿好可能已是一個多小時後的事了。孩子在嘗試的過程中,把鈕扣扣錯了、袖子穿反了早已見慣不怪,但當中最令媽媽煩惱的是,明明沒有時間了,孩子仍堅持自己穿衣服,媽媽能尊重他的意願當然最好。然而,兩全其美的方法是媽媽可以有限度地協助孩子,大大縮短穿衣服的時間之餘,當孩子感到自己受重視,媽媽也可準時外出赴約。

     

    • 獨自遊戲

    一般1-2歲的幼兒早已學會自己拿著玩具、翻圖書、周圍跑跑跳跳,從而意識到自己可以完成一些事情。孩子亦會開始自己玩,更不容父母參與其中或協助。孩子自得其樂地玩,不單能培養興趣和創意,也是令他獨立自主的良方。家長大可放心讓孩子獨個兒玩耍,他專心起來可以玩上10-15分鐘,你也可以享受片刻的休息時間呢!

     

    適當的鼓勵是他們成長的原動力

    年幼的孩子在「自己來」的過程中難免會經歷多次失敗,將事情弄得一塌糊塗,有時也會頑皮、刻意搗蛋,父母難免會忍不住大聲責罵,可是幼兒的是非觀念仍然薄弱,責罵會令他變得膽怯、缺乏自信心,甚至自我懷疑而不敢再嘗試。家長不妨沉著氣向孩子指出不正當的行為,做出正確和具體的示範,鼓勵孩子跟著做,慢慢改正不良的習慣。孩子表現良好的時候,家長也要適當地稱讚,孩子才會有努力做好的動力與方向。畢竟有些事不是一次半次便會學懂,透過父母適當的放手和從旁鼓勵,才能造就小孩自主獨立的個性及能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