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愛護環境    培養孩子公德心

    與孩子到郊外享受大自然的美好,卻驚見垃圾處處、途人任意採摘花朵或塗鴉等不當行為,不想子女有樣學樣,家長就要從日常生活入手,培養他們的公德心,學懂保護珍貴的自然環境。

    專家審校 / 劉鳳珊 (聖雅各福群會 樂寧兒童發展中心 項目經理)

     

    公德是重視大眾利益的行為,有助維繫社會秩序,卻並非人人都能遵守。到郊外遊山玩水,不時看見自然環境遭受破壞,感到痛心、可惜之餘,亦深感公德心的重要性。想子女擁有這良好品德,更應從小培養,幫助他們建立同理心與公德心,學懂注意周遭事物及別人的感受,將大自然視作自己的家庭一樣守護,一起為締造更美好的社區環境而努力。

    認識秩序概念

    公德心是維持社會秩序的基本元素,而在日常生活環境中,都隱藏著秩序的概念,正如小至家中一杯一碟,大至街上一草一木都有其所屬的位置。即將踏入學齡階段的2-3歲孩子,家長可從家庭環境幫助他認識秩序,例如平日要把玩具收納於儲物箱、垃圾棄置在垃圾筒、衣服整齊摺疊在衣櫃、穿完的鞋要整齊放好等等,給予子女能力範圍以內的家務,從中學習解難,亦可培養做事有頭有尾的習慣。當孩子在家「訓練」有素,對秩序概念也會有一定的基礎。

     

    體驗公眾場所的行為規範

    平日與子女外出走走,家長可把握機會進行公民教育,讓他們理解公眾場所存在著各種的秩序與行為規範,例如不可亂拋垃圾、不可破壞公物、不可踐踏花草樹木等,說明這些行為會影響他人和破壞環境。父母與孩子外出前,可先提醒孩子在公眾地方應遵守的秩序,並且引導他觀察別人的公德行為如排隊、不會爭先恐後等,從中體驗出門在外應有的表現,再透過模仿學習。

    學習愛惜公物

    不少親子家庭都喜歡在假日到戶外郊遊、燒烤、玩水,或者到公園欣賞花草,然而孩子未必明白以上地方的設施、花草樹木等都是公共物件,每人都享有使用的權利,而隨意踐踏、採摘、拍打,甚或拋棄垃圾,都是有違公德的行為。家長不妨花時間說明公共物件是由大家共享這個概念,並以同理心作引導,讓孩子學習愛惜公物,如「當所有設施都被破壞,其他小朋友來到這裡還能盡情玩樂嗎?」、「大家把花草通通摘去,就只剩下這棵植物孤零零地生長,沒有人跟它玩、跟它說話,會很傷心的呀!」

    堅守賞罰分明原則

    培養公德行為需要持之以恆,才能有效內化成習慣,所以必須訂立明確的行為規範,讓幼兒習慣成自然,到往後的成長階段再慢慢理解其背後的原因。當孩子把垃圾放進垃圾筒、自行收拾玩具時,家長不要吝嗇對孩子的讚美,藉此強化其自信,鼓勵他下一次會有更好的表現;反之,若孩子缺乏自覺,家長可稍作提醒,如果情況沒有改善,才考慮給予適當的「罰則」,例如減少一次餐前零食或到公園遊玩的機會,令孩子有深刻的體會,從而逐漸習慣在家中或公眾場合遵守規則。

    父母言行必須一致

    幼兒擅長模仿,家長的一舉一動、語調用詞都會「抄足」,所以期望子女擁有公德心,自己也應以身作則,成為他們學習的榜樣。如在郊野公園,家長可帶頭減少製造廢物,並自行帶走垃圾,減輕對自然環境所造成的負擔,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養成愛護大自然的習慣。否則,家長講一套做一套的話,會令孩子疑惑究竟甚麼是正確的公德行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