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新手父母 7種常見胎記總整理 寶寶出...

7種常見胎記總整理 寶寶出現這些胎記需擔心嗎?

胎記是皮膚內部組織,形成原因包括血管、色素細胞、皮脂腺、表皮的異常或過度增生等,大多不會造成健康影響。但生長的位置有可能影響外觀,造成孩子在社交和心理上的阻礙。以下就向大家介紹7種常見的胎記,進一步了解相關資訊。

胎記的成因與種類

胎記大致分為兩大類,色素母斑和血管瘤,兩者又可以再細分為紅色胎記和黑色胎記:

  1. 三文魚斑

這是新生嬰兒中最常見的良性胎記,發生率30~50%,三文魚斑由微絲血管擴張所致,當寶寶情緒高漲和天氣冷熱時會有較大變化。普遍呈淡紅色、表面平坦、範圍小。常見位置包括額頭中央、上眼皮、鼻尖、上唇、後頸部。大多隨寶寶長大至18個月後便會自然消退,若是分佈在後頸的三文魚斑則會終生存在,但外觀不會再改變,對健康亦無特別影響,不需採取治療。

  1. 葡萄酒色斑

發生率較低,大約是0.3~0.5%,呈現的顏色變化較多,可能是粉紅、鮮紅、紫紅或深紫色,由微血管及靜脈擴張所致。頭頸部「單側」,發生於右側機率較高。範圍會隨寶寶長大而愈來愈明顯,顏色也可能愈來愈深。大多為良性胎記,但少數寶寶可能連帶患有史特基-韋伯症候群,胎記長在臉部三叉神經眼分枝的嚴重時可能導致青光眼。

  1. 血管瘤(又稱草莓痣)

發生率為3%,另有7%寶寶會在出生3至5週時才出現,較常出現在體重小於1公斤的早產嬰兒或高齡產婦生的寶寶身上,而且女寶寶的發生率為男寶寶的3倍。胎記會從小塊紅斑發展成隆起的腫瘤。成因為血管內皮細胞異常增生,可出現於身體任何位置。但大多數為良性,通常約1歲後便會慢慢消退,大部分在7至10歲完全消失。由於嬰兒血管瘤若不慎撞到外物時容易出血,因此家長應盡量讓寶寶減少碰撞,亦可塗抹凡士林來保護。

  1. 蒙古斑

 蒙古斑在亞洲寶寶中有高達80%的發生率,胎記呈灰青色、範圍大或者會數量多。主要由寶寶的皮膚下層黑色素細胞異常增生所致,多數生長在尾椎、臀部及背部。通常多約3至4歲便會慢慢消失,若恰巧分佈在三叉神經分布區(額頭、上眼瞼到顴骨等位置),則會終生存在,但即使範圍大,對健康也無特別影響。

  1. 太田母斑

太田母斑亦屬良性胎記,發生率只有約0.2~0.6%,女寶寶的發生率是男寶寶的5倍。成因是寶寶皮膚上層的黑色素細胞異常增生,所以會呈灰青色。位置通常分佈在單側眼睛周圍,如眼皮、額頭、太陽穴及顴骨。它會隨着孩子長大,範圍愈來愈大,可等到青春期後採用雷射治療去除。

  1. 咖啡牛奶斑

咖啡牛奶斑為很常見的胎記,發生率約10%。呈淡棕色胎記,可能為單塊或多塊,多為橢圓形。多數經由爸爸媽媽遺傳,少數是寶寶基因突變而成。身體上任何部位都有可能出現,但以軀幹最為常見。不一定會隨着長大而消失,反之有可能數量會增加。家長需留意如果寶寶有每塊0.5厘米、6塊以上的咖啡牛奶斑,有可能組成多發性神經纖維瘤,可能引致神經系統、眼睛及骨骼等部位的異常發育情況。

  1. 先天性黑色素細胞母斑

先天性黑色素細胞母斑的發生率為1%~2%,大多數一出生便會有,少數寶寶在出生後1個月至2歲才出現。有約5至10%的惡化可能,需定時追蹤。分布位置不一定,斑塊數目可以是一個或多達數十個的黑色、不規則形狀。成因可能是基因突變,會隨年齡增長變大,如成年後生長至直徑大於20公分,便會有較高的惡化可能性。所以醫師會以嬰兒時期胎記的大小,乘以3倍推算成年後胎記的大小。寶寶如有先天性黑色素細胞母斑,家長需多注意防曬,避免紫外線造成癌變。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