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大家都更關注身體健康。英國布里斯托大學社會發展心理學教授Bruce Hood認為,擁有樂觀主義的人除了能夠更好地處理壓力,也可以更好地應對疾病的感染。
撰文 / 張瑋珮 (現任聖雅各福群會陳廷驊基金會SOWGOOD!正向品格教育館館長,美國Worldwide Association of Business Coaches認可註冊企業教練(RCC) ,資深小學、幼兒及藝術教育工作者,主持超過200場正向及品格教育相關的教師、家長講座及工作坊。)
整理/編輯部
樂觀思維有益健康
英國布里斯托大學社會發展心理學教授Bruce Hood指出,壓力可以給人們的免疫系統造成負面影響,能使染色體端粒變短,會引起細胞衰老,並增加人們罹患心臟病、糖尿病和癌症的風險。他表示,該研究支持了樂觀思維是有益健康的現存證據[1]。
樂觀就像儲蓄一樣
家長們除了關注孩子的食物營養外,更需要從小培養他們樂觀的能力,因為樂觀就像儲蓄一樣,要經過時日的積累才會豐厚,當擁有了樂觀心態後,就更懂得適時地調節自己的思維方式,能從困難中看到曙光,容易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那麼要怎樣儲蓄樂觀呢?以下有三個培養樂觀的日常方法,只要從現在開始儲蓄,積少成多,定能聚沙成塔。
三個培養樂觀的方法
1.預視未來
每星期都與孩子一起寫出或者畫出他們在未來一週內最希望做的事情,然後談談這事情為甚麼是他期待的?有甚麼方法可以實現或者促進它實現呢?實現後,心情會如何?同樣地,就以上的提問提出相反的問題:有甚麼情況會令它無法實現?如果真的實現不了,你的心情會如何?有沒有其他方法可以改變實現不到的狀況?
促使樂觀能力提升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從精神上和心理上作準備,使用這種方法,讓孩子可以想像到、預見到未來實現目標的希望,發現就算遇到問題都是有辦法得到解決的,以增加克服困難的信心。
2.樂觀錢罌
樂觀和快樂這兩個特質是相通的,快樂的人通常都比較樂觀。當你每日與孩子交談時,都問問他們:「請告知我今天一件令你快樂的事。」不論是甚麼事情,我們需要的是這個過程,就像往錢罌投入錢幣的過程一樣,日復日後,孩子的樂觀錢罌將會裝了滿滿的快樂記憶,同時幫助他塑造出健康的人生觀。
3.剖析事物
培養孩子觀看事物不只是表面的模樣或結果,而是引導他們實事求是地多作探討,以保持大腦的積極思考狀態。因為事情的成敗得失,都是一次寶貴的經驗,也是成長中的一種試練,應學習從中檢視自己的優點和缺點,把畏懼變成目標,珍惜每一次還可以再嘗試的機會,學會用最大化的樂觀態度面對未知的情況。
所以,家長們能為孩子儲蓄和打造的怎會只有物質與財富呢!
[1] BBC 英倫網 (2019年8月29日):https://www.bbc.com/ukchina/trad/49511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