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教育不容忽視 與孩子談錢不會傷感情

    日常生活大大小小的事上面都需要用金錢,小朋友都會成日見到父母去一個會吐錢的機器前面攞錢,平時購物的時候都只是用一張卡、手機,就可以成功付款。但是他們可能不知道,要先工作、存錢才可以有錢去買到想買的東西。我們可以怎樣幫小朋友建立對金錢的概念?

    撰文/編輯部

     

    孩子眼中會吐錢的機器

    前台北富邦銀行財富管理部主管、花旗銀行消費金融部助理副總裁的理財專家陳怡芬分享,曾經有家長客戶跟她提起,她上幼稚園的兒子在百貨公司想媽媽買玩具給他,但媽媽說錢不夠,兒子便說「媽媽,你將錢包裏的卡片放進機器裏就可以有錢吐出來了。」

    真的只要有一張卡就可以有錢了嗎?孩子真的知道錢是怎樣來的嗎?現在的金融科技愈來愈先進,提款卡、信用卡、到現在有不同的手機理財應用程式。支付金錢變得這麼方便,令人們對金錢愈來愈失去實體感受。

    不同階段對金錢的認知

    陳怡芬就建議家長可以讓不同年齡的孩子,以他們能夠理解的方式去建立對金錢的概念。在上幼稚園的孩子,要他們理解金錢和物件的價值的連繫是有一定困難,所以孩子要吵着買玩具,家長就「太貴了」時,孩子不太能明白。所以在這個成長階段的孩子,陳怡芬建議不要跟孩子談價錢,要跟他們談數量。例如孩子想買好幾個玩具,家長便可以跟孩子說「只可以選一個」。

    孩子上小學,上過數學課後便會懂得看價錢,知道物件的價格。我們這時便可以改變一下理財教育的方向。例如,「只可在有限總額內選擇想買的東西」,開始向孩子介紹支出預算的概念,引導孩子在有限的預算內選擇最適合、最滿足的商品。

    做家務換零用錢

    孩子慢慢長大,物慾也會提升,可能會向父母有要求更多零用錢。有些家長會採取「勞動制」,讓孩子幫忙做家務去換取「工資」。但是陳怡芬指,有不少專家都反對這個方式,因為長久以來可能會令孩子失去對幫忙做家務的主動性,而且養成做事以金錢作誘因,到出社會工作也以此為辦事目標,對金錢建立不健康的態度。那麼家長還可以用什麼方法令孩子明白要付出才能換來金錢呢?教養專家就建議,其實做家務的方式不是完全不可以,但最好不要採用日常例行家務。例如,洗車、全家大掃除、洗冷氣機等,不是日常必定會做的份內事或孩子個人自理的家務,便可以避免孩子缺乏幫忙日常家務的主動性。

    多向孩子「談錢」

    因為現時付款太方便了,錢的概念不再是一張張紙幣,可能只是一個數字。平時與孩子外出使用金錢時,家長可以讓孩子知道金錢付出後便會愈來愈少,電子錢包的數字愈來愈少也代表擁有的金錢減少。

    而且我們也可以讓孩子明白信用卡「先洗未來錢」的觀念。家長難免有時也會使用信用卡付款,到了有月結帳單需要付款時,家長可以向孩子解釋之前用信用卡付的費用,是等於向銀行借錢,需要加上額外利息去歸還。

    當孩子問父母有關金錢的問題時,例如,「爸爸媽媽一個月賺多少錢?」、「房屋多少錢?」……父母可能會以「你太小不明白」為由或避免孩子有經濟壓力不回答,但其實這是金錢價值教育的好機會。父母可能不用非常具體地回答,可以說「爸爸媽媽賺的錢需要付興趣班的費用,書本的費用,還需要存錢讓我們日後和孩子長大後使用……」到了孩子上中學時,開始接觸社會,才讓他們具體一點知道家庭的經濟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