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媽媽的職責多不勝數,每天猶如三頭六臂,不停追趕着完成不同的工作,要照顧孩子、整理家居、買餸煮飯等。就連日本整理女王近藤麻理惠都在有了孩子後,原本井井有條的生活都被徹底打亂。
撰文/編輯部
現實生活中的斷捨離
近藤麻理惠是一位對整理家居有很多法寶的日本媽媽,解決了很多媽媽的煩惱。但是很多人,包括近藤麻理惠自己都發現,在生完孩子後根本無辦法維持整潔的家居環境。嬰幼兒用品亦不斷增加,佔了很多空間。
整理,對你來說是什麼?
近藤指,整理除了是令環境變得井然有序之外,更可以是快樂的泉源。在整理物品的過程中,我們會作出選擇,下決定和採取行動。在選擇時,我們會思考哪些東西能令自己喜悅,哪些不能,漸漸地便會明白哪些東西對自己最重要,從而對自己更肯定、更有自信。打造一個令自己喜悅的空間,也令自己更愛上生活。所以整理更像是在想像自己的理想生活,以及自己想如何在家中度過時間。整理的目的是讓我們可以更自由地享受生活,但如果它變成一種負擔,那我們便要停下來,提醒自己不要追求完美。
為自己設下底線
媽媽也是人,不可能天天完成超額工作。長久下來,只會令自己的時間和體力被抽空,這時便要放開一些東西,了解自己的生活底線,最基本的目標是什麼。例如,想家人健康快樂。那麼,有時候已經非常累,看到一地都是孩子散落的玩具,即便不收拾直接去睡覺也沒關係。
整理日程 整理自己我感受
當需要完成的工作排山倒海,自己變得迷失、不知所措時,我們可以把需要做的事都寫下來,即使是洗衣服、買紙巾等瑣碎事也可以寫。這樣可以確保自己不會忘記做重要的事,而且每完成一項事項,將它劃掉是一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
除了日程,我們也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寫下來。因為有時腦袋內也會有很多聲音,令自己非常混亂,將它們寫下來也可以是一個「收納」的方法,讓自己聽清楚內心真實的聲音,保持清晰的目標。
和孩子一起練習斷捨離
孩子長大的過程中,也會開始擁有屬於他們自己的物品,家長也可以和孩子分享斷捨離的方法。讓孩子學習斷捨離時,也可以引導他思考物件有沒有令自己「心動」。此外,家長可以留意這5點,幫助孩子學會整理收納。
-
以身作則
要孩子學會之前,家長也要自己做好示範,保留令自己喜悅的物品,捨棄不需要的舊物,並感恩自己所擁有的。
-
分享自己的斷捨離故事
家長在捨棄和保留一些物品時,一定會有某些原因而做決定。大人可以與孩子分享一下原因或背後的故事,讓孩子知道整理收納是一件令自己舒適的事。當孩子看到父母整理家居後的喜悅和感恩的心,對斷捨離也會有正面的看法。
-
讓每樣物件都有自己的家
每次要孩子收拾玩具和書本都是一項世紀大挑戰,如果讓孩子幫每樣物品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家」,一個專屬的收納位置。這樣除了可以幫助孩子收拾之外,當孩子想買新玩具時,他們可以容易想到家裡已經有什麼東西,是不是還需要新的,在家中可以放置哪些位置,還是要將一些不需要的東西丟棄,讓孩子學會先思考,後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