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愛網紅玩物「蘿蔔刀」暴力問題恐成校園安全隱憂

「蘿蔔刀」是近期在抖音上爆紅的玩物,內地有不少學生帶到校園內嬉戲,雖然蘿蔔刀是塑膠製品,有學者卻發現可以劃破水果、紙張,引發校園安全疑慮。

撰文/編輯部

網紅新玩意「蘿蔔刀」

「蘿蔔刀」是一款3D打印製成的彩色塑料仿刀玩具,最近在網路短影片平台上被瘋傳,影片中的人把蘿蔔刀拿起來甩刀或戳人。外形短小猶如蘿蔔,可以通過手部的甩動,令刀體滑出,產生一種「爽快感」,因而很多商家利用「解壓」玩具等宣傳字眼,吸引大小朋友購買。內地一間文具店老闆稱,「蘿蔔刀」剛開始流行時,一天能賣100多把,現在一天能賣30-40把。網上電商平台發現,「蘿蔔刀」玩具銷量驚人,有的店舖單月銷量已突破10萬。

走訪本港玩具店鋪,也能發現「蘿蔔刀」專區,大小尺寸齊備,還推出閃燈、發光、夜光、伸縮、雙刀等不同款式,以及手指陀螺彈弓刀、蘿蔔球等變形款,百變造型都是非常符合小朋友口味的特色。

暴力問題成校園安全隱憂

各地的家長都紛紛因為「蘿蔔刀」的興起而憂心起來,現時有孩子會帶「蘿蔔刀」回學校玩耍。學生看了網上當紅視頻的試玩影片,便會跟着玩,把蘿蔔刀帶到學校玩刺人遊戲。學生用「蘿蔔刀」模仿刺、捅等動作,內地有學者指出,長久有可能導致孩子的暴力傾向,而且暴力的行為也容易令其他同學或孩子自己受傷。年紀太小的孩子,無法辨別危險性,如果在遊戲中不小心戳到眼睛等脆弱部位的話便非常危險。

(圖片來源:TikTok)

但也有家長覺得蘿蔔刀就是普通玩具,與大人在小時候會玩的寶劍、BB彈槍一樣,沒有什麼不妥,並認為孩子玩打打鬧鬧的遊戲很正常。儘管孩子玩「蘿蔔刀」的初衷是為了解壓、好玩,看似沒有傷害性,但孩子在玩的過程中,無意識地做出捅、刺等具暴力意識的動作,經過多次「訓練」,便會形成一種心理暗示作用。

如果孩子想玩打鬧遊戲?

如果家長不希望孩子玩刀槍、打鬧遊戲,但孩子真的很想玩,那就一定要建立規則,例如要玩之前要取得對方同意,不可以想玩就直接拿玩具打對方,力道要輕輕的、要避開眼睛喉嚨等脆弱的部位。如果玩完哪裡痛,要立即跟大人說,並且要在有家長陪同、安全的環境下玩。事前也可以幫孩子預設好情境,例如英雄比武、騎士切磋等比較正向的情節會比較好,避免孩子使用「殺、死」等激烈用詞。

多款新興玩物具安全爭議性

除了「蘿蔔刀」,市面上還有不同的具安全爭議性的玩具,其中一款「萌寵擠痘痘」成為最新流行的玩物。它是一個軟矽膠材質的小動物造型玩具,玩法是用針筒注入護手霜等膠狀物到小動物的泡泡當中,然後再用手擠出來,屬於一種另類的舒壓玩具。許多業者都會主打「送針筒」的特色來宣傳廣告,並且聲稱這種是能夠舒壓的玩具,最便宜的一個只要幾塊錢,不少賣家銷量賣破千組以上。玩具有附針頭,令這款玩具的安全成為爭議。有人認為,針頭本來就是需要管制的物品,連藥局都不會隨便販賣的工具,不應出現在孩子能夠隨意接觸的玩具中。

一味禁止非治本之道

現在的玩具都非常創新,甚至會令大人感到不解。有人也會提出倘若要論危險性,學生每天使用到的筆尖、直尺、圓規等文具,也都具有傷及身體的可能。還有電腦、手機裏的槍戰遊戲等,都會有「養成暴力傾向」的風險,但這些物品也未有受到規管,所以對於「蘿蔔刀」等玩物不必大驚小怪。對於孩子的教育,一味禁止,並非治本之道,而且玩具款式每天都推陳出新,很難每一款都禁止,所以最重要的是讓孩子知道傷害自己和別人身體都是不正確的行為,唯有建立正確觀念,才是令孩子用正面態度使用物品的最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