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6歲這個階段,小朋友的語言和表達能力明顯增強,社交意欲亦有所提升,開始更頻繁地與其他孩子接觸。他們漸漸懂得選擇自己的玩伴,亦會自發地組織簡單的團體遊戲。通過觀察小朋友參與群體活動的過程,家長能了解他們的個性:有些比較被動,有些喜歡領導和指揮……希望小朋友在朋輩當中表現合作且有自信的話,家長不妨參考以下幾項建議。
整理/編輯部
專家審校/ 鄧月娛(高級特殊幼兒教育導師)
資料來源/ 智養寶「巧虎」教材成長版(4-6歲)《父母手冊》
善用故事書和道具
在閱讀有關交朋友和團體合作的故事書時,家長可以與孩子玩角色扮演的遊戲,如此能更有效地與小朋友互動。當主角遇到難題時,家長可以先詢問孩子會如何處理,並一起商量解決問題的方法;當故事去到高潮時,家長可讓孩子模仿角色的表情、代入箇中情緒,從而增加孩子對他人處境的理解,提升同理心。
通過生活場景逐步教導
孩子不會與生俱來就懂得如何與人合作,因此家長需要在日常生活細節上多加引導。比如孩子內斂,家長可以在購物時讓孩子來付款、在餐廳裡讓孩子為自己點餐等,增加他們與陌生人交流的機會。與孩子玩遊戲如「煮飯仔」時,亦可強調當中的互動和分工,如你負責煮食、我負責倒茶。
多安排同齡孩子的聚會
家長可以邀請鄰居、親友的孩子到家裡作客,積極為小朋友締造更多社交機會,同時鼓勵他們勇於交友,如在遊樂場裡結識新朋友。年齡相若的孩子們一起組織遊戲,從分配角色以至訂立輸贏制度等,過程中可以學懂互相遷就磨合,有效提升協作能力。
正確面對社交挫折
小朋友之間出現爭執是很正常的事情,家長不必過分緊張、馬上出手調停。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可以先讓孩子嘗試自行解決問題,以培養他們與人協商的技巧。當孩子做出合作行為時,家長應及時給予讚賞,以強化其合作意識;相反地,當孩子表現出野蠻霸道的行為時,家長應適時地指出其錯處並予以糾正,否則孩子不知自己有錯,下次亦會做出同樣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