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專欄文章 學校安全要遵守 排隊要站好...

學校安全要遵守 排隊要站好不推撞

禮貌是人與人之間相處非常重要的一環,故應從小開始培養孩子的品格。現今的孩子或會受到家長過份保護或溺愛,較容易形成自我中心的性格,令他們不太明白禮貌的意義,繼而做出沒有禮貌的行為。但是,當孩子上學後,接觸的人多了,生活圈子不再只是出現家人及親友,有更多機會與年紀相若的小孩互動,所以更加要學懂遵守規則及注意禮貌,這樣才可以成為人見人愛的好孩子。

整理/編輯部

專家審校/程衛強 註冊心理學家

資料來源/ 智養寶「巧虎」教材快樂版版(3-4歲)《父母手冊》

讓孩子學懂禮貌

從說話開始

要讓孩子學會基本的生活禮儀,首先要讓他知道別人幫助他並非理所當然的,要他們學懂說「謝謝」。而且,當有求於人時也要懂得客氣,多用「請」、「麻煩你」等字眼,更要在事後表達謝意。父母除了教導利用說話展示禮貌外,身教亦非常重要,可以作為孩子模仿的對象,例如:在超級市場購物時,父母與孩子一起在收銀處耐心排隊等候,不插隊。

鼓勵孩子實踐

小朋友沒有與別人打招呼往往是因為感到害羞與不習慣。家長可以適當地從親友方面開始引導孩子,父母先開口與親友打招呼,再鼓勵孩子向對方問好。親友是孩子較常見與熟悉的人,可以訓練孩子向別人打招呼的膽量。待孩子習慣後,就會漸漸不害怕與別人打招呼,甚至作出主動。家長可讚賞孩子的禮貌行為,並讓他知道與別人打招呼是一種基本的禮貌。

多與孩子互動

爸爸媽媽可以每天花大約30分鐘與孩子在家互動(例如親子說故事時間,當中也可以引發很多溝通),因為家是可以給予孩子安全感,令孩子輕鬆地說出心中所想,但家長不應該以強迫的態度對待孩子。從孩子說出在日常生活中所發生的事情,藉此了解他們的想法與待人接物之道,亦可以討論孩子在某些事情上的行為是否有禮貌,並教導下次孩子如何處理相同的情況。

家長與學校相互配合

學校就是常規意識形成的重要階段,亦是孩子在家以外最常接觸別人及進行群體活動的地方,老師應留意並觀察孩子的行為,加強引導孩子意識到禮貌的重要性,並定時與家長溝通。父母透過與老師的溝通,可以了解孩子在禮貌方面的改善情況,或可以互相討論,共同想出配合孩子的教導方法。家庭與校方的配合,便能夠有效改善孩子的品德行為。

妙法讓孩子學懂排隊

排隊輪候是學習進入團體的其中一個重要階段,包含了等待、輪流、社會規則等概念,可以訓練孩子去考慮別人的需求和感受,及控制自己的衝動。孩子一般在家中較少有需要排隊輪候的情況,父母可以多在外面引導孩子並且實踐,進而培養出等候的能力、禮儀及習慣。排隊是一件日常生活經常會遇到的事,但爸媽可以在甚麼時候開始教導,又要怎樣教導孩子呢?

機會教育

平日若出現排隊的情況,孩子常會問:「為什麼要排隊?」這是對孩子進行教育的最好機會。父母應多把握與孩子直接相關的事件來進行機會教育,例如:玩遊樂設施、購物、等候過馬路或是乘搭交通工具的時候都是教導的時機,向孩子說明排隊的理由、需遵守的規則,以及不遵守而可能產生的後果,讓孩子在腦海產生「守規則」的概念。

根據幼兒喜好

孩子都喜歡遊戲、故事等有趣的學習形式,家長可以與孩子玩輪流遊戲,培養孩子的耐性。將輪候排隊的意識融入到遊戲中,影響的效果比直接說教更有效。共讀故事亦是不錯的方法,孩子對於排隊的意義可能未必能立刻清楚理解,但若家長細心解釋的話,便能在孩子的腦中留下印象,孩子亦可能會從中模仿當中角色的行為。除此之外,一些短口訣如「玩遊戲,要排隊,耐心等,勿推撞」亦可用作引導孩子了解當中所表達的意義,達到潛移默化的效果。

父母的榜樣作用

對於空泛的說法,孩子可能會感到迷茫,父母便應該發揮以大帶小的榜樣作用,讓孩子從模仿開始,慢慢達到清楚明白背後理由,並主動去實踐的成果。父母亦要切忌說一套做一套,並且注意自己排隊時的態度,別說出一些如「前面的人怎麼這麼慢」、「快點吧」等話,因孩子很容易便會吸收及學習了這種態度。

各位爸爸媽要注意,可能對於大人來說,排隊是一件極為平常的一件事,很容易便能理解箇中因由,但對於年僅3-4歲孩子來說,他們尚未有等待、輪流等與同理心有關的概念,父母應耐心向他們解釋,不應操之過急,對他們的不理解多點包容,耐心地教育更可使他們理解等待輪流等的概念。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