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專欄文章 寶寶肚瀉怎麼辦?剖析小兒泄...

寶寶肚瀉怎麼辦?剖析小兒泄瀉

撰文 / 謝栢妍 (香港防癆會—香港大學中醫教研中心(南區)註冊中醫師)

小兒便秘一直是困擾各位媽媽的煩惱,其實小兒大便次數過多或稀爛亦可能是出現肚瀉問題,持續腹瀉或反覆發作者更可導致脫水等嚴重情況,十分值得家長注意!

怎樣才算泄瀉?

小兒泄瀉為中醫病名,指小兒大便次數增多,糞質稀薄或如水樣的病症。母乳餵哺寶寶的大便含水量較高,大便形態偏糊狀,顏色偏黃綠亦屬正常。因此診斷泄瀉時需與小兒平常的大便習慣作比較,若大便次數比平時明顯增多,顏色質地突然改變,或伴隨發熱,腹痛,嘔吐等症狀,則需考慮小兒泄瀉的可能性。

中醫如何看小兒泄瀉?

中醫認為,小兒臟腑嬌嫩,脾胃薄弱,一旦感受外邪、飲食不節、或素體虛弱均可導致小兒脾胃運化功能失調,繼而發生泄瀉。年紀愈少,抵抗力愈弱,特別是2歲以下嬰幼兒發病情況更為多見。

不同病因可導致不同類型的泄瀉。中醫會根據病史,糞便顏色、質地、氣味,其他全身症狀,以及舌脈作分型論治。家長在帶同小兒就診前可先詳細紀錄小兒病情,以供中醫師參考。

常見小兒泄瀉證型

傷食瀉:多有飲食不潔或過量餵食史。小兒大便夾有乳塊或食物殘渣,氣味酸臭,並見腹脹腹痛,瀉後腹痛減輕等。

風寒瀉:多有腹部受寒,或感受外邪史。糞便清稀,臭氣不甚,或見發熱,流涕,咳嗽等。

濕熱瀉:多見於夏秋季節。糞便水分較多,次數頻繁,糞色深黃臭穢,或伴腹痛,發熱,煩鬧口渴,小便黃等。

脾虛瀉:多見於體質虛弱或久病小兒。多於餐後作瀉,大便顏色較淡而不臭,伴面色萎黃,神疲倦怠,且易反覆發作。

值得注意的是,小兒具「易虛易實,易寒易熱」的病理特點。且泄瀉易損傷氣液,如泄瀉日久反覆發作,或病情較重,常可導致「傷陰」「傷陽」的變證,出現尿量減少、煩躁不安、倦怠、啼哭無淚等,甚則危及生命,絕不能忽視,必須盡快求醫。

中醫療法介紹

除內服藥物及針灸治療外,家長亦可在家中為小兒進行簡單推拿按摩,有消食導滯,健脾和胃之效,幫助緩解小兒泄瀉、腹脹等不適。

①摩腹法:手掌搓熱,掌心放置於小兒腹部上打圈按摩。每日 1-2 次,每次約 100-200 次,腹部微紅溫熱即可。

②揉板門:拇指指端按揉小兒手掌大魚際平面。每日 1-2 次,每次約 100-300次。

③運內八掛:左手握住小兒左手四指,掌心向上,右拇指在小兒約掌心位置順時針

(從手掌根部向拇指方向)打圈。每日 1-2 次,每次約 100-300 次。

若小兒出現泄瀉,應適當控制飲食,勿食油膩、生冷、及難消化食物;特別注意腹部保暖及臀部清潔。所謂預防勝於治療,只要家長平日注意小兒餵養得當,寒溫適宜,及時增減衣物,多做戶外活動,正氣充足則可減少疾病發生。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