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孕媽咪出現穿水、陣痛,代表著孩子快要出生,緊張的心情令渾身冒汗;繼而在生產過程,經歷的煎熬和疼痛都會使產婦汗如雨注。原來流汗並不是生產的「期間限定」,產後還會持續數天,甚或一星期或以上,這現象醫學上稱為「褥汗」,究竟要如何應對產後褥汗,舒心地進入坐月階段呢?

整理/編輯部 撰文/陳世樂醫生(婦產科專科醫生)

陳靜雯醫師(註冊中醫師)

冒汗的生理現象

女士在產後首個星期,一般會有冒汗的生理現象,醫學上稱之為「褥汗」。產婦即使在靜止狀態或睡眠期間,都一直大汗淋漓,令人質疑這是身體虛弱所致。其實,產後大量流汗是源於雌激素在懷孕期間自然增加,提升了孕婦體內的鈉、鉀、氯等離子含量,身體因而儲存了一定水分。生產後,雌激素會於短時間回落至孕前水平,此時,儲存下來的水分和電解質變得多餘,便開始借助排尿和流汗,自然地排出體外。

        

水分會通過腎臟排解,所以在產後14小時內的尿量將明顯增多,最高可達2000 ml至3000ml。流汗則是通過擴張的毛孔,從皮膚表面滲出汗水,過程普遍較慢而量多,在產後第1至3天較為明顯,而持續之長短與體質有關,不過大都會在1個月內消退,最長或需時3個月方能回復正常。因此,褥汗乃屬產後生理調節的自然一環,媽媽無需過分擔憂。

蛋白質比水分更重要

處於褥汗階段的媽媽或會產生迷思,誤以為減少攝取水分便可緩和出汗和多尿現象。事實上,水分補充不足,令排尿量下降,可能會影響膀胱或引致尿道發炎,故媽媽不應刻意減少飲用代茶、湯水及進食白粥等,反而水分能否順利經由血液代謝,並非關乎體內水分的多少,重點是在於蛋白質充分與否。假如體內蛋白質愈充足,水分的代謝便發生得愈快,水腫、出汗、尿多的情況亦較快得以改善,建議產後媽媽可多從蛋、豆、奶、肉類等食物補充蛋白質。

另外,汗液一般含有較多氯化鈉,媽媽可從日常餐點加入適量鹽分,以填補身體隨汗水流失的鈉質;除此之外,有研究指每1000ml汗液含1mg鈣質,在炎熱天氣下坐月子的媽媽,流汗增加會令鈣質流失量相對提高,導致低鈣情況,因而容易出現如手、腳部抽筋、肌肉抽搐、腰背疼痛等,不妨多加進食乳製品、綠葉蔬菜、魚類等,同時多接觸陽光以增加體內維他命D,幫助身體順利吸收鈣質。

應對產後冒汗

在中醫角度,女性產後流汗是因氣血兩虛所致,可分為「自汗」及「盜汗」,前者為陽虛,身體靜止時汗水仍流個不停;後者為陰虛,多數於晚上睡覺有多汗情況。一般而言,體內水分在產後平均減少約16%,所以媽媽會出現多汗和多尿現象,如衣物時常濕透、頻密上廁所等,對日常生活和睡眠質素皆有所影響。大家可參考下列3項建議,減輕產後盜汗的困擾。

1.保持身體潔淨

乾淨舒爽的肌膚有助媽媽保持心情開朗,如果在炎熱的天氣下坐月,更需要勤力潔膚,當流汗加劇,可增加沐浴次數,浴後只要盡快擦乾身體、吹乾頭髮,便不用擔心因而著涼。不宜沾濕傷口的剖腹產媽媽,則可利用「擦澡」的方式清潔皮膚,用毛巾快速擦乾汗水,並以濕毛巾擦拭代替洗澡,有效保持身體清潔,同時方便親餵母乳。

2.衣物床單勤更換

一旦汗水沾濕衣服、褲子,必須迅速擦乾身體及更換衣物,以免著涼;如汗水沾濕床單、被褥,應勤加清洗及更換。建議晚上睡覺特別多汗的媽媽,可在床上鋪墊涼蓆,以助身體降溫,同時減少汗水沾污床褥的機會。此外,可按天氣穿著吸汗、透氣的衣物,以及調整被子厚度,有的媽媽為免染上感冒,坐月期間經常用厚衣、厚被包裹身體,這樣反而會增加汗水分泌,提高染病的風險。

3.注意室溫保持通風

坐月期間,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十分重要,媽媽不用擔心傷口受感染或著涼,反而長時間處於密不透風的環境更易滋生細菌,光線過分昏暗則易感疲倦。建議室內可適當地透風和透光,室溫維持攝氏約26℃至28℃最為理想,洗澡時不要開啟空調,減低患上感冒的機率,而且若非處於睡眠狀態,更可維持25℃。但是謹記避免門窗同時開啟形成對流風,或者貼近冷氣機、風扇等「風口」位置。

坐月子是讓媽媽身體復原的重要階段,除了注重個人衛生,亦要多加注意生活上的細節,例如保持傷口乾爽、潔淨、飲食均衡等,先把自己的身體顧好,才能為育兒打下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