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自己能夠自然入睡,並且一覺睡到天亮?看起來好像天方夜談,但其實真的做得到!當然,這是個循序漸進的訓練。媽媽首先要了解寶寶的個性和睡眠特徵,再逐步建立一套既符合孩子生理時鐘、又能配合家庭作息的睡眠模式,幫助寶寶在舒適且安心的環境下能夠自然入睡。
撰文/編輯部
專家/ 張傑醫生(兒科專科醫生)
幫助寶寶自然入睡 5大重點
重點1 觀察作息時間
揉眼睛、打呵欠、漸漸安靜下來…這些都是寶寶產生睡意時所發出的暗示訊息。爸媽可以先連續觀察1至2周,了解寶寶的生理作息,再來訂立適當的睡眠時間。在寶寶容易感覺到有睡意的時間開始培養,可以更快看到成效。
重點2 舒適睡眠環境
透過環境的光暗度來幫助寶寶辨別醒著與入睡時環境的差異。寶寶在完全黑暗的狀態下睡覺最為理想,若半夜需要餵奶、換尿片或探視,可額外保留一盞小夜燈,這也適合給怕黑的孩子作伴,令他們即使半夜醒來也不容易感到驚惶。另外,爸媽可以使用遮光窗簾布,同時加上魔術貼等令室內保持昏暗,以免陽光透過窗簾空隙滲進房間。寶寶在睡覺時體溫會升高,隨著身體積熱,睡覺時不適宜穿上過多衣物或蓋上太厚的被子。
重點3 建立規律睡眠
在寶寶睡前的一個小時,家長可以建立一套規律的流程,以簡單的圖表張貼出來,進行每個活動前也告訴寶寶下一步要做的事情,令他慢慢意識到即將要睡覺。再者,家長對孩子的要求需有清晰的界線,假如訂下「看圖書」是睡覺前最後會做的事,無論寶寶想多做甚麼也不能答應。有些家長會讓早起的孩子在客廳看電視,甚至陪伴他們玩耍,這會使寶寶誤以為這是早起的「福利」。因此,爸媽即使知道孩子早起,也要盡量令他在固定的起床時間前待在睡房裡。
重點4 給予適當安撫
雖然不抱不搖,但不代表不能給予安撫,這個階段的寶寶仍然很需要父母的安全感和關愛,不過安撫的方式仍然要朝向幫助寶寶自行入睡的方向進行,並視乎情況而逐漸減少。不少專家建議父母可以給寶寶一個產生安穩感覺的小物(secure object),可以是柔軟的玩偶或小被子,即使半夜醒來,寶寶也可以依靠它再次自行入睡。當寶寶入睡前或睡夢中醒來時,家長可以用緩慢且溫柔的方式輕拍或按摩寶寶的身體,幫助他穩定情緒。
重點5 「愛」為前提的培養
自行入睡的習慣需要慢慢培養,無法藉著強制的訓練一蹴而就,如果寶寶在過程中出現嚴重的抗拒反應,表示現在採用的方法並不妥當,爸媽不妨暫時回復原有的哄睡方式,慢慢透過讚美和溝通的方式,循序漸進地幫助寶寶自行入睡。整個培養過程可能會持續3至6個月,有些寶寶可能需時更長。不過爸媽如果能夠堅持信念,並且藉由其他方式給予寶寶充足的安全感,一定可以找到孩子和家長都能接受的入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