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發燒 不應亂喝涼茶

撰文/ 周艷秀 (香港防癆會—香港大學中醫教研中心(南區)註冊中醫師)

父母寵愛子女,就如粉絲用各種方法應援支持心愛的偶像。要令偶像突圍而出,就要鬥智、鬥力,父母欲培育健康的小孩,資源固然重要,慎重選擇合適的,才能使他們有過人的成長。

涼茶與新生命

廣東一帶把咽痛、痤瘡等,總結成「上火」、「熱氣」等民間智慧。在中醫文化的影響下因而誕生涼茶,常見「廿四味」、「感冒茶」、「崩大碗」等,一般選藥寒涼,能清熱瀉火。然而,本港欠缺普及中醫教育,普遍巿民未必掌握中醫辨證思維,因此飲涼茶時,便要加倍留意會否「誤診」。

小兒的生理和病理,與成人不同,不能當小兒為成人的縮影。若胡亂給小孩飲用涼茶,有機會導致其體質虛弱,健康變差。

中醫如何看小兒生理

中醫對小兒生理的認識有上千年的經驗累積,中醫認為小兒臟腑嬌嫩,形氣未充,生機蓬勃,發育迅速。五臟六腑未成熟,生機勃勃。此時需悉心照料,就如剛發芽的植物,不耐受風雨,亦不可予以過多營養或用藥。小兒形氣未充,是指形體結構和其生理功能相對不充,以肺、脾、腎為着。古有小兒為「純陽」之體的說法,意指身體機能發展強勁,生機旺盛,蒸蒸日上,而非陽氣有餘。小孩子處於建立完整的防禦系統的過程中,仍是脆弱的。因此,當處方過多寒涼藥,就會損傷其元氣。

為何發燒不應清熱

小兒病理與成人亦不同,發病容易,傳變迅速,臟氣清靈,易趨康復。例如,小兒對寒温感知表達不及成人敏捷,飢飽不能自調,當照顧者餵食不當,又無及時察覺孩子的冷暖而未能及時添減衣物,此時特別容易生病。臨床常見長輩放任小朋友嗜食零食或煎炸快餐,又洗澡後未及時抹乾身體而受寒,導致內為飲食所傷,外受風寒之邪所侵。用現代語言來概括,就是在某些情況下,人體抵抗力會減低,繼而生病。

針對一般的感冒,中醫多稱之「外感」,發燒就是正邪相爭之表現,有些照顧者見到孩子身體發熱,就視之為熱象,甚至灌之涼茶,這是極不理想的處理方法。中醫的辨證論治過程中,必需參考小孩的體質、不同證候及舌脈之象(較年幼患兒可以指紋代替),得出診斷後再針對疾病的機理,以提出治理方法及處方用藥。有些明顯證候已可知不應飲用涼茶,舉個例子,小孩雖然發燒但怕凍想蓋被,舌頭色淡紅無黃色的舌苔,就說明並非單純由熱邪所致,反而要思考是否由寒邪導致。根據孩子的情況,用藥有不同的進退,巿面流行的小柴胡湯、桂枝湯、荊防敗毒散等「解表方」都是較安全的變法。

服藥後照顧者更需要加倍照料患兒。很多人認為「焗一身汗」是上一輩的老舊思想,事實上中醫在一般感冒服藥後要求患者飲一碗温熱白粥,再蓋被子休息出汗,關鍵是不可以蓋太多被子使其汗出如雨,而是微微汗出,一身毛孔上有少量的汗液,並不聚成汗珠為佳。當過多汗出就有機會使病情持續不癒或轉差。若治理得當,迅速治癒是可期之事。

「是藥三分毒」

「是藥三分毒」,藥有偏性,用量過多則更易把人體陰陽推向另一端,引起「副作用」。若長期錯用寒涼藥,起了反效果,形成虛弱體質,其中一個常見的後遺症是長大後經常疲倦,經痛,手腳冰涼等。家長和照顧者絕不能忽略長期的生活習慣對體質的影響,有些患者長大後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調理好身體。與其如此,何不從小預防?

總而言之,涼茶成分多是偏寒涼的中藥,不應胡亂飲用。只有辨證準確時,才可大膽用之。家長必需謹慎,如有疑問歡迎諮詢中醫師及其他專業人士。